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学者注意到汉语某些北方方言里的“们”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在普通话及大部分方言里,“们”(或其他语音形式)大都用于指人的名词后面,指物的“们”主要见于甘肃、青海一带。河北、山东也有个别报导。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1)指物的“们”的地域分布;(2)以往的研究与笔者的田野调查;(3)“们”[-非指人](此后记作[-H])的句法限制及语义特征;(4)“们[-H]”与阿尔泰语的关系。 一 “们[-H]”的地域分布 关于“们[-H]”的讨论,目前只见于北方方言。为了弄清这一现象在哪些地域、方言区使用,我们有必要先划出一个语言区域。根据Enfield(2005:190)的定义,某一语言区域内的语言属于不同语族。这些语言具有一套共同的语言特征(不只一个特征),这些特征不出现在周边紧邻这个地区的语言内,而这些周边语言与语言区域内的语言同属某一语族。这与国内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孙宏开先生(多次与笔者交谈时提出过这一观点)和黄行也注意到语言区域现象。如黄行(2005:7)指出:“如果不考虑语言的谱系关系来描述语言结构特征的地理分布,中国语言的结构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趋同倾向,即分布在同一地区的语言,不管是否具有发生学关系,往往具有某些相似的结构特征,这种区域性结构的趋同现象可以从语言接触的相互影响得到部分解释。”通过近几年的田野调查和材料整理,笔者认为河州话可以成为一个语言区域。按照将要再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从甘肃省的中原官话原来的陇中片里把河州片分离了出来,(雒鹏2008)我们认为是很有必要且符合语言的实际情况。 具体来讲,河州话(马树钧1984)大致包括甘肃洮河以西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几个县市,青海的乐都、民和、循化以及同仁。使用“们[-H]”的地域略宽于河州话,如兰州市、西宁市和甘肃甘南白龙江流域上游的迭部电朵、洛大,舟曲峰叠、城关,宕昌县哈达铺(莫超2004a:41)都处于河州话的边缘地带。从地理状况看,使用“们[-H]”的区域集中在几个水流流域,如洮河以西的地带、湟水一带(西连西宁,东过兰州汇入黄河),它们均为黄河的支流。白龙江属长江水系,使用“们[-H]”的地方只限于甘肃境内上游接近洮河的部分地区。 这个语言地区包括不同语系的不同语族,有汉语中原官话,藏语(安多),阿尔泰语。其中,阿尔泰语又包括东乡、保安、土族语、撒拉等。被这些语言包围的甘青汉语方言出现了许多与这些语言相同或相近的区域特征。本文讨论只限定在“们[-H]”,其他特征暂不讨论。河北中部藁城(杨耐思、沈士英1958),满城一带(黄伯荣等1996)山东无棣、淄博、惠民等方言(冯春田1991)①也有使用“们[-H]”的,但不具备一个语言区域的条件,本文只作参考资料,不作讨论对象。使用“们[-H]”的语言的分布状态,集中在一个大语言区,即黄河上游一带,下游零星有几处。可以设想,上游是使用“们[-H]”的源头,甘青一带历史上曾是阿尔泰语、藏语和汉语接触的密集点,也集合了形成语言区域的各种条件。 二 研究现状及已有的语言材料 笔者所见到的材料,最早谈“们[-H]”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章。这里我们先谈学者们发现的“们[-H]”的用法,重点放在河州话及周边地区,其他的则一带而过。由于篇幅的限制,前人的例句只举几个,请详见这些作者的原文。 2.1 学者们的研究综述 从20世纪60年代始,《甘肃方言概况》(1960)就介绍了“们”可以标记动物或无生命名词的用法。此后,又有《临夏方言》(1996)、《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黄伯荣主编1996)、《白龙江流域方言》(莫超2004a)及《甘青地区特有民族语言文化的区域特征》(钟进文2007)等著作。这些书中都谈到了“们”的这种与普通话相差甚远的用法。这方面的论文如李克郁(1987)、谢晓安等(1996)、马伟(1997)、莫超(2004a,2009)等。《甘肃方言概况》调查了42个点,其中兰州、临夏、德乌鲁3个点用“们”标记动物或无生命名词。例如: (1)a兰州:羊们吃草着呢。(牛们缓着呢[歇着呢]) b临夏:羊们吃草着呢。(牛们卧着呢) c德乌鲁:羊们吃草着呢。(牛们歇着呢) 李克郁(1987)很早就谈到青海汉语也有这类用法: (2)天上的鸟儿们往东飞哩。(3)河里的鱼儿们还小着哩。 李克郁还提出,“们”表示N+群体,可以表示尊敬、委婉的口气。他认为,这种用法是原来使用阿尔泰语的人受了土族语-sge和撒拉语-lar/ler的影响: (4)你阿妈们家里有哩?(你母亲和全家人/一起的那些人是否都在家?) 《临夏方言》中的例句很翔实,“们”念
(1996:155)。例如:② (5)一场鸡瘟,鸡们多的死过了。(6)山上种的庄稼们不多,多的是果树们。 可以发现,上例中的“们”有许多普通话没有的用法。《临夏方言》中的“们”指人时还可以出现在专有人名或亲属称谓的后面,并且很常见。例如: (7)王嫂们兰州浪亲戚去了,花花们连尕王们一呱看社火去了。(王嫂一家到兰州串亲戚去了,花花一家和小王一家都看社火去了)。 显而易见,这里的“们”指一辈人,一帮人,一批人。其他语言③也有这种用法。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东乡语都有类似的用法。如蒙古语可以说Baat(a)r(巴特尔)-nar(复数)“巴特尔等”,这里的“等”既可指巴特尔和他的家人,也可指巴特尔和他的伙伴等。再如,东乡语④也可以在专有名词和亲属称谓后加复数标记-tan。如gaga(哥哥)-tan(复数)“哥哥等人”。河州地区的“们”的这一用法,一方面可以在中古汉语找到痕迹,⑤另一方面很可能也受到讲阿尔泰语人的根深蒂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