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况。相应地,汉语熟语史的研究也较为薄弱。汉语成语是汉语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汉语成语发展演变的研究还很不够。汉语成语是汉语熟语中典型的“固定语”,但“固定”只是一个相对的、历史性的概念,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因而,研究汉语成语的历时演变就成为汉语史研究的一项不应或缺的工作。任何一种成熟语言的词汇量往往以几十万计,其词汇史的研究都面临着“词汇量巨大”的问题。汉语成语演变史的研究也存在数量巨大的困惑。研究者只有进行相当数量的个案分析,做好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汉语成语演变史整体研究工作的推进才会成为可能。本文尝试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成语进行成语语形历时演变研究的个案分析,希望能揭示出隐含其中的历时演变的一些规律。 和其他词语的历时演变情况一样,成语的历时演变也可以从形式(语形)演变和意义(语义)演变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语形和语义的角度来看,成语的演变类型,不外乎表1中所列的4种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到,如果要探讨汉语成语的历时演变问题,可以分别从分析语义不变背景下的语形历时演变、语义变化背景下的语形历时演变、语形不变背景下的语义历时演变、语形变化背景下的语义历时演变等四个方面来展开。本文将选取“语义不变背景下的语形历时演变”探讨汉语成语的历时演变情况,从成语应用类型角度展开具体分析,希望能为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积累一些有益的资料。 本文所谓“语形”是指汉语成语所用的“字(词或语素)形”,所谓“语义”是指汉语成语的基本理性意义。本文所谓“语义不变”特指成语的基本理性意义不发生明显的变化,但不排除可能有的色彩意义的变化。 本文分析成语的历时演变涉及成语的“本体”和“变体”两个概念。本文所谓“本体”是指成语的初始形式,即一个词语被看作成语的最早形式,所谓“变体”是指在一个成语本体之后出现的、与该成语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后起形式。本体只有一个,变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本文确定成语的本体、变体主要参考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著,商务印书馆1997版。下同)和《(辞海版)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王涛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版)两部辞书。① 本文所依托的语料为《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版。以下简称《四库》)和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下文简称“CCL语料库”)。 一 义不变形亦不变类(无变体类)的应用类型 1.1 经久不衰型——以成语“忍辱负重”为例 所谓“经久不衰”,是指一个成语一经形成,其形式便固定下来,在后世的使用过程中形式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化,没有出现过公认的变体,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并被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所收录。下面我们通过梳理成语“忍辱负重”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说明这种类型成语“经久不衰”的应用类型特征。 据笔者目前查阅到的资料看,“忍辱负重”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之后,在一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中,它没有出现过公认的变体,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形式。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1.1 《四库》中成语“忍辱负重”的使用情况 1.1.1.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四库》中,共检索到“忍辱负重”8例,其时代分布见表2。
1.1.1.2 用例举例 我们考察发现,《四库》中出现的8例“忍辱负重”,其实是同一个句子: (1)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只是这个句子分别出现在了晋《三国志·吴志·孙逊传》、宋《资治通鉴》卷六十九、宋《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上、宋《通志》卷一百二十、宋《郝氏续后汉书》卷五十六、宋《册府元龟》卷四百三、元《记纂渊海》卷四十八、清《钦定四库全书考证》卷五十九等4个时代8部不同的著作中,其语形完全没有变化。 1.1.2 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中成语“忍辱负重”的使用情况 1.1.2.1 使用频次及分布情况 在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中,共检索到“忍辱负重”14例,其时代分布见表3。
1.1.2.2 用例举例 我们考察发现,在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库的14例中,有5例是《三国志·吴志》的原文,2例是对《三国志·吴志》句的微调,7例是新语境中“忍辱负重”的具体运用。下面所举为新语境中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