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汇变化的“非连续性”

——类音牵引和同音冲突二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日]岩田礼,日本金泽大学历史语言文化学系。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音韵对应规律”建立在词源探讨的基础上,而基本词汇,特别是复音节词,经常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发生“非连续性变化”。干扰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类,“内因”包括通俗词源、类音牵引、同音冲突等,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历来低估这些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本文以《汉语方言解释地图》所载的两对基本词汇“喜鹊”和“麻雀”、“肚脐”和“荸荠”为例,通过构拟每个词的历史演变,探讨类音牵引及同音冲突是如何产生不合音变规律的语音形式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一 词汇变化的机制

      《汉语方言解释地图》(下文简称《解释地图》)由岩田礼编写,岩田礼、村上之伸、木津祐子、松江崇等13人执笔。该书于2009年12月由日本白帝社出版,A4版面,341页,共收录49个词汇条目的95幅地图。每一幅地图或每一个条目都有“解说”,均由“条目”、“词形的分类”、“分布特征和解释”和“英文摘要”构成。每一解说末尾都附有关键词,以表达出画图者对该地图的重要观点。按该书271-279页的“关键词索引”,关键词可以分成“分布类型”和“词汇变化的机制”两类,其中前一类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具体可以参阅曹志耘(2011)。《解释地图》力图阐明词汇变化的机制,旨在对普通语言学及历史语言学做出贡献。“词汇变化的机制”可以分成三种次类,下面分别列举出现频率四次以上的关键词(括号内为该词的出现次数):一,基本概念,包括前缀(5)、词重音(5)、有缘形式、有缘化(理据化)(4)、构词法(4)等;二,内部现象(内因),包括通俗词源(14)、所指/词义的转移(13)、类音牵引(7)、同音冲突(5)、类推(5)等;三,外部现象(外因),包括混淆(形式)(10)、词形的接触(方言接触)(7)等。

      第一类是基本概念,其他两类着重变化的性质及成因。“内部现象(内因)”是指由方言自身的内在原因产生的现象,“外部现象(外因)”则指从外部带进来的压力引起的现象(Dauzat 1922)。其实,由一个关键词概括的现象也不能一概归于内部类或外部类。譬如,原表“跑”义的“走”在近代北方方言中转而表示“行走”义,而“跑”义则以新词的“跑”填补(或者说,由于“跑”义由新词的“跑”占领,“走”被推到“行走”义上了)。这种所指的转移现象大概属于内部现象。但是“跑”这一词在一些北部吴语中现在占领了“行走”义,这可能是不同词汇系统在地理上接触或冲突的结果(参见《解释地图》地图45、46以及“绪论”26-27页),属外部现象。又如,“同音冲突”一般都由语音变化等内在原因引起,但原表“大豆”的“大豆”在山西以西的西北方言中转指“蚕豆”,此乃外部压力导致的同音冲突所致,参见《解释地图》地图29、“绪论”26页以及曹志耘(2010)。以上关键词的归类是按多数情况确定的。

      二 何谓“非连续性变化”?

      “非连续性变化”这一说法原为笔者日文论著(岩田礼1995)题目的一部分(原文是“不连续性”),也来自贺登崧神父曾说过的一句话:“现代中国的文献语言学的错误不在于依据文献做研究,而在于要在方言中找出和书面汉字相对应的词。这一做法是以汉语变化有连续性这一点作为前提的。但是事实却彻底否定了这种连续性。”(贺登崧2003:107)。

      比较法的核心是“音韵对应”(或说“语音对应”),而对应规律说到底是建立在以单个词为对象的词源探讨的基础上的。然而,众所周知,不合乎规律的现象颇多,虽然比较法早已注意到了例外现象,中国学者也企图说明例外产生的机制,如李荣(1982、1994),但这种探讨目前还限于若干特殊的词语。李如龙(2007:469)在讨论“词汇音变”时指出:“有时音变会造成方言词的本字不明。如果方言词本字不清,对于真切地理解方言词的含义,尤其是探讨方言词的形成年代以及它与古代汉语或周边方言甚或其他民族语言的关系,就会造成困难。可是以往为方言词考本字往往只注意历史音变造成的语音对应的例外,总是往韵书里去找相应的反切和义位,往古籍中找例句,关注共时音变造成的音、字脱钩比较少。”李先生的这段话与上引贺登崧文一脉相承,“共时音变造成的音、字脱钩”大概与本文所说的“非连续性变化”相当。

      问题在于,方言中发生“非连续性变化”的概率之高,甚至达到无法以“例外”来概括的程度。导致非连续性音变的因素,具代表性的有通俗词源、类音牵引、同音冲突、类推以及方言接触(其实质多为词语的接触)等。图1中P(X)代表祖方言中存在的语音形式为P、词义为X的词,p(x)代表其直接的后裔:即假如P(X)在长期变化的过程中一直没接受方言内部其他词语的干扰,也没受到外部方言的影响,而一直按语音变化的规律变化下来,那么,它在现代方言中的反映会是p(x)。这叫做“连续性变化”,也不妨比喻为“无菌状态”下的变化。汉语中的“牛、马、天、风、山、湖”等单音节词经历了这类变化。但是,至少就复音节常用词而言,发生这种连续性变化的概率一定很低,而是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诸种“污染因素”的干扰。①受过这些因素影响的词语在现代方言中会有多种反映,图1以p'(x)、p'(y)、q(x)、r(x)代表。

      

      “类音牵引”是指词义不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词在语音上互相接近的现象,以一定程度的语音类似性为条件,多数发生在词汇体系中孤立存在的实词之间。假如历史上的某一时期P(X)由语音相近而词义不相同的词P'(Y)牵引,它在现代方言中的反映不会是p(x),图1标做p'(x)。类音牵引往往导致同音冲突,即P变与P同音,此时X和Y这两种词义(或所指)也会为争夺一个形式P'开展斗争,而假如这以Y的胜利结局,由P表达的词义从X转移Y,其现代方言中的反映则是p'(y)。譬如,“壁虎”一词很可能曾在淮河—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与“蝙蝠”、“蚍蜉”(指蚂蚁)等词形发生过牵引现象,以致“蝙蝠”或“蚍蜉”的读音要与“壁虎”冲突。这一场斗争似乎以“壁虎”的让步结局。现以利津、太原的例子说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