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上和V下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绍愚(1940-),男,上海市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词汇学、近代汉语等方面的研究(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V上”和“V下”各自可以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型,它们表达的语义不同,出现的时代也不同。这些不同类型的语义是有联系的,特别是和原型语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时用“V上”和“V下”似乎意思差不多,但仔细分析还是有差别的。在吴方言中,“V下”说成“V落”,但《海上花列传》中,即使在对话中也多写作“V下”。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V上”和“V下”是汉语中很常见的组合。关于这些组合的性质、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很多学者已做了研究。[1-5]本文选取近代汉语各个发展阶段的7部作品,对其中的“V上”和“V下”作一个全面的分析,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一些问题。

      本文所用的例句有少数是“V上来/去”和“V下来/去”,但讨论的只限于“V上”和“V下”,不讨论“V上来/去”和“V下来/去”。

      文本选取的7部作品是:

      1.《敦煌变文集新书》

      2.《朱子语类》(参照“中研院”语言研究所编的“宋代《朱子语类》动补词语表”)

      3.《张协状元》

      4.《元刊杂剧三十种》

      5.《型世言》

      6.《红楼梦》(尽量用前80回的例句)

      7.《海上花列传》

      其中1、2、4、5、6分别代表晚唐五代、南宋、元代、明代、清代的语言数据,3和7分别作为宋末有南方话成分的语言数据和清末有苏州方言的语言数据。

      先把这7部作品中的“V上”和“V下”以及“V上来/去”和“V下来/去”的统计数字列一个简表:

      

      在统计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在《元刊杂剧》以前和《元刊杂剧》中“V上”和“V下”用得不多,到《型世言》就急剧增加。而“V上来/去”和“V下来/去”前后差别更显著,在《型世言》以前和《型世言》中用得很少,到《红楼梦》才急剧增加。

      二、在各部作品中都是“V下”比“V上”用得多,在《张协状元》和《元刊杂剧》中差距尤其显著。

      但是,上面的“V上”和“V下”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仔细分析,“V上”和“V下”组合的性质和表达的语义是很不一样的,根据其性质和语义的不同,“V上”和“V下”还可以分别分成若干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V上”和“V下”产生和使用的时代有没有不同?这些不同的语义之间相互有没有联系?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现代汉语八百词》把动趋式“V上”和“V下”所表达的语义分成几类:

      1.动+上+[名]。名词一般为受事,间或有施事。

      a)表示动作有结果,有时兼有合拢的意思。有时兼有存在或添加于某处的意思。有时兼有达到一定目的或标准的意思。

      b)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下去,强调的是开始。动词和“上”中间不能加“得、不”。少数形容词也可以有这种用法。

      2.动+上+数量。表示达到一定的数量。省去“上”,不影响全句的意思。少数形容词也可以有这种用法。

      3.动+上+名(处所)。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低处到高处。有些并非从低处到高处,只表示达到一定目的。

      1.动+下+[名]。名词一般为受事,间或有施事。动词和“下”中间大多不能加“得、不”。

      a)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由高处到低处。

      b)表示动作完成兼有脱离的意思。有时兼有使结果固定下来的意思。

      2.动+得(不)+下[+数量+名]。表示能(不能)容纳一定的数量。动词多为“坐、站、睡、躺、停、装、容、盛、放、住”等。有时不加“得”,仍然表示可能。

      3.动+上+名(处所)。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高处,达到低处。名词指高处时,动词和“下”中间可以加“得、不”。名词指低处时,不能加“得、不”。

      (《八百词》在各类下都举了例子,引用时例子从略)

      本文参照《八百词》的分类,并根据上述7部作品的实际例子,把“V上”和“V下”表达的语义分别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并作一些分析和讨论。每一种类型都从7部作品中各选取一个例句,标明1、2、3、4、5、6、7,按顺序排列。如果某种类型在某部作品中没有例句,就在序号后面用X标明。[讨论]栏下讨论这种类型有关的问题,并列出一些有价值的例句。通过例句,可以大致显示各种类型的“V上”和“V下”的历史发展趋势。当然,“说有易,说无难”,在某部作品中没有某种类型的“V上”和“V下”,并不能断言这种类型的“V上”和“V下”在那个时代就一定没有,也就是说,无法仅仅根据这7部作品的调查确定某种类型“V上”和“V下”出现的确切时代;但某种类型的“V上”和“V下”在不同作品中的有无和多寡,大体上还是能帮助我们了解这种类型“V上”和“V下”的历史发展趋势,因为这7部作品,除3以外,篇幅都比较大,而且都比较接近口语,如果在某部作品中没有或仅有个别例子,一般可以表明这种类型的“V上”和“V下”在那个时代还很少用;如果在某部作品中例子很多,就可以表明这种类型的“V上”和“V下”在那个时代用得很多(当然,一种语言成分在不同作品中的有无多寡还和作品的内容以及语言特点有关,这方面的因素也要充分考虑,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因此通过例句的排列以及相关的分析说明,可以大致显示各种类型的“V上”和“V下”的历史发展趋势。

      (一)V上

      [结构]S+V上+(L/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