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变迁

——基于媒介社会角色的视角

作 者:
陈娟 

作者简介:
陈娟,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生,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国际新闻界

内容提要:

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视角切入,对中国农村类报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进行了梳理。改革开放前,农村类报纸是作为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而存在的;改革使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分化阶段,农村类报纸的角色随之表现为突显“信息传播角色”的角色丛;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直至“断裂”阶段,农村类报纸被整体边缘化;新世纪,农村类报纸作为“利益主体”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为谋求自身发展各自做出不同的理性选择。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685(2012)06-0112-06

      农村类报纸是中国报纸产业中的一个独特报种,也是被“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历史发展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特别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起伏,呈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理清这一变化的脉络,将有助于对当下中国农村类报纸的生存现状做出合乎历史逻辑的解释,并以此寻找其转型与发展的方向。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对农村类报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进行了理论概括。

      “角色”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原是戏剧、电影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开始系统地借用这一概念,将它作为研究社会结构的起点。①193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G·H·米德将其借用于社会心理学,他用角色(role)来揭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客我”②的形成。在米德之后,莫雷诺(1934)、林顿(1936)、纽科姆(1950)、萨宾(1954)、默顿(1957)和戈夫曼(1959)等分别从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运用不同观点和方法对角色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使角色理论形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根据该理论,角色就是人在社会群体、组织中所占有的一定地位。角色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职能,是一种社会规范所要求或期望的行为模式。③媒介社会学和媒介发展学将社会角色这一概念延伸使用,用“报纸角色”这一概念来指示报纸媒介在社会生活体系中的地位和身份定位。在特定的社会场域之中,报纸的生存环境要素会因为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变化,导致报纸的社会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我们整体把握报纸历史演进的关键点。

      1949年至1978年农村类报纸的角色——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

      1949-1978年,中国一直是一个“社会高度一体化,整个社会生活几乎完全依靠国家机器驱动的社会”④,社会学家称之为“总体性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国家可以运用国家机器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和完整而严密的组织系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动员和集中,实现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全面垄断和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被纳入社会组织传播系统之中,报纸的社会角色是由当时的社会场域给定的,即,报纸是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的工具。⑤这个阶段的农村类报纸是作为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工具而存在的。

      建国之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中,包括农村类报纸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介一直作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为了确保新闻宣传中的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对报纸进行管理,由此确立了“党管媒体”的基本体制。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在整合新闻传媒资源时,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党管媒体”的基本体制沿用下来,经上世纪50年代对前苏联模式的全面采用,这一体制得到强化,党对报纸实行高度的集权化管理。在这种体制下,报纸的运行理念是:以“党性”为中心,以“宣传”为本位,以对工作的“指导”为中心。这也正是这一阶段农村类报纸运行的基本理念,尽管农村类报纸在创办之初是以不同于“党报”模式的“通俗报纸”的面貌出现。与这一理念相对应的农村类报纸的基本的角色定位是,整合农村社会、动员农村民众积极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使国家意志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以建国初第一批创办的《山西农民报》为例。时任山西省委宣传部长陶鲁笳在《山西农民报》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全省广大农民,很需要有一个通俗易懂的报纸,以便经过这个报纸,来反映他们的需求,交流他们生产建设的经验,解决他们在土地改革中、生产中、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指导他们农村建设的方向。我们党和人民政府也很需要这样一个通俗报纸,以便经过它,密切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巩固工农联盟,实现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作用。做好这些是建设新山西的重要保证。”⑥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办的新中国第二批农村类报纸,则突出了整合农村社会意识形态的角色。于1963年创办的如今《南方农村报》的前身《南方日报农村版》,在第1期“见面的话”中说:“在这张报纸里,我们打算讲点世界大事、国家大事,讲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表扬好人好事,批评缺点错误。我们打算这样来帮助大家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帮助大家搞好生产,办好人民公社。”

      上世纪50年代,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类报纸把动员、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发动了包括“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内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对国民进行意识形态改造,这些政治运动的发动、推进和深入,基本上是通过报纸等舆论工具来进行的。

      可见,初期创办的农村类报纸的几个特点,一是通俗,通俗是为了适应农村报读者对象文化基础较薄的特点,而有意与党的机关报风格相区别,旨在易于整合和动员农村社会;二是教育和指导,就农村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和指导,不至于偏离国家所规定的方向;三是交流与联系,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交流农村建设的经验,并加强党与农村农民的联系,巩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实际上,国家后来的现代化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作为农村社会舆论机关的农村类报纸,在动员和整合农村社会使之服从国家现代化发展大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