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12)01-0017-9 一、背景与问题 大众传播媒介是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介的使用行为对人们信息认知方式和信息内容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人们的信息认知方式、内容和行为并非全由大众媒介决定。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自身的行为及对行为的反思,以及人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也直接影响人们的信息认知。因此,人们的社会公正认知,与媒介使用行为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但并非全由媒介决定。社会公正认知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表现。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研究者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越深入,人们则越趋向于反省自身的行为。人们对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公正问题作为社会现象始终存在,经济学家K·G·Myrdal指出:“不仅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等,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内部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①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公正不仅体现在制度和人们的社会行为层面,更与人们的社会认知有直接关系。吴忠民的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也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因为对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而言,社会公正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当时人们存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拥有比较充分的社会公正(当时称作平等)。②但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公正问题也随之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 社会公正观念论认为,当公正行为的主体是社会时,即表现为社会公正。它强调的是社会在分配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时必须遵循公正的道德准则,也要求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必须遵循公正的道德要求。③在生活世界里,社会公正的实质是协调社会和社会成员的权利关系,实现权利合理布局及分配,从而保证社会的发展。社会公正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社会制度,制度的本质是形式合理性、合法性与实质公正性的统一,因此,其内在逻辑与社会公正是统一的。社会公正的实现,使得社会成员都能够获得公平公正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以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就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现实而言,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实现和保障社会公正的问题日益迫切。从消极方面看,中国社会由于社会不公正而导致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社会不公正引发的社会矛盾日渐突出。④从积极方面看,中国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以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⑤既如此,那么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究竟如何影响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呢?这是本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 社会公正与人们的现实权利的实现密切相关。但是,当人们的现实利益得到满足时,为什么却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愈加强烈呢?故此,本研究试图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社会公众对于大众媒介的接触和使用日益普及,作为人们形成社会认知的基本途径,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公众的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和作用。本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息:依据传播学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作为社会公众信息和观念主要来源途径的大众媒体(新媒体、社会化媒体等),对社会公众的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及社会权利表达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社会公众的媒介接触行为、社会公正认知、态度以及社会权利表达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因此,本研究将完成以下工作:(1)考察社会公众的媒介接触行为(X)与社会公正(Y)认知、态度及社会权利表达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2)分析社会公众的社会公正认知、态度和社会权利表达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3)进一步分析社会公众的社会公正态度对社会未来发展信心的影响。 二、社会公正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约翰·罗尔斯毫不犹豫地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⑥阿马蒂亚·森将社会公正理论总结为三个派别,即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其中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影响最为深远。⑦罗尔斯的正义论包括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每个人都应平等地拥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第二,社会分配在个人之间的差异以不损害社会中境况最差的人的利益为原则,而且地位和职务应向所有人开放。由此,社会公正的核心问题,首先是政治自由,其次是社会对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那么,社会应该怎样给每个人分配权利与义务才属公正?人们所提出的社会公正原则主要有:(1)贡献原则:按照贡献分配权利;(2)品德原则:按照品德分配权利;(3)才能原则:按照才能分配权利;(4)需要原则:按照需要分配权利;(5)平等原则:分配给每个人同等的权利。⑧刘再春等的研究也认为,社会公正既是一种整体的生活理想又是一项连续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理念或观念层面的社会公正;二是形式层面的社会公正;三是事实上的社会公正。三个层面是三个阶梯,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和缠绕又相互制约和冲突。⑨ 在西方,社会正义的思想产生于希腊思想,之后在基督教教义、自然法理论、近现代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观念基础上得以综合。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成为西方正义观念最重要的当代综合。⑩中国学界对西方有关公平正义问题的探讨,重点集中在对罗尔斯、诺齐克、沃尔泽、桑德尔、斯宾塞、休谟等人理论的研究,其中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研究的重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核心是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的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他是以“原初状态”的程序设计来进行论证,这种程序设计立足于契约论,是对两个正义原则的道德证明。同时罗尔斯也建立了一种新契约论,桑德尔指出这种契约论的道德基础是自律性和互惠性。(1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建构“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关社会公正的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这些研究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社会公正的内涵进行学理分析,其他有关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也不断开展,对于社会公正的整体研究呈现出体系化的特点。此外,学术界对于社会公正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对社会公正的诉求之间的关联度也在不断加强,形成了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的呼应,社会公正的理论研究也直接影响现实社会的发展走向。(12)学者们还对中国人的社会公正观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中国人的公正观念是情境性的,特殊主义的。(2)具体情境的主要方面是角色和社会关系。(3)情境主义的公正观是关系导向的,根据关系亲疏的不同、考虑特殊处境而选择原则。(13)可见,特定的社会情境直接影响社会公正的观念及行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