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网络舆情走势与社会舆论格局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鹏飞/周培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见习分析师

原文出处:
新闻记者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1年,随着中国互联网以微博、SNS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大众传播为主导开始向人际传播为主导的社会舆论格局转变。新老媒体融合趋势加快,网络媒体主流化受到业界认可。综观年度舆情热点可以发现,我国以社会化自媒体为先锋,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两翼的社会舆论架构基本形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激增,“随手拍”成为常态,通过人际传播、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互动融合,移动互联网或将成为网络舆情的新磁场。

      2011年网络曝光与当天曝光的比例持续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源头。据初步统计,通过网络曝光的热点事件接近三分之二,重大突发事件在事发当天发酵的超过半数。2011年,互联网话题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虚拟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影响力提升。网民利用多种方式挖掘事实的主动性增强,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微力量”吸引了社会名人、媒体记者和政务机构的参与,虚拟社区公共舆论场进一步扩大。自媒体进一步压缩传统媒体的时效空间,并且常常给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造成舆情应对压力。

      社会刻板心理因偶然事件曝光引发连锁反应。部分慈善机构因信息不透明陷入信任危机,社会舆论的道德化反思达到高峰。网络谣言、群体极化和非理性言行时有发生,也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中央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上议事日程。传统媒体反思现实,常常叩响大众心底最柔软的音符,触及社会司法与道德底线。在新媒体和互联网言论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在新闻时效性、动态反应和事实调查方面的社会功能受到削弱或挤压,传媒影响力结构与要素发生重要变化。传统媒体反思批判和均衡报道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幅度提升,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应网络舆论,打通“两个舆论场”。

      一、网络新媒体成网络舆情强磁场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4.85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上升到18.7小时,较2010年底增加0.4小时,多数网民的网络媒体接触时间超越了传统媒体。

      据国家有关部门最新数据,我国目前在各网站注册的微博账号约7亿个,微博用户每天发布的信息量约为2亿条。据了解,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社交网站注册用户数维持在2亿以上,腾讯QQ空间和朋友网、豆瓣网等等,都聚集了大量活跃用户。截至10月我国电话用户数12.5亿,手机用户9.64亿,是互联网的潜在用户。网络视频的用户数量突破3亿。从接触的便捷性与使用覆盖面来看,社交型新媒体也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拥有了手机版,实现了移动互联。新媒体新业态仍不断出现,如国内著名轻博客点点网正式对外公布用户已经突破500万。图文声像等多种传播形式也大大提升了社交型新媒体的传播能量。

      

      与此同时,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到3.86亿,较2010年底增长1153万人,半年增长率达3.1%,使用率达79.6%。搜索在总体网民的上网应用使用率中排名第一,在手机上网应用中由于手机输入和界面显示较PC终端效果差,其使用率低于手机即时通讯和网页新闻浏览,排名第三,达到59.5%,较2010年底也略有提升。搜索引擎的使用,标志着广大网民对于新闻资讯的自主选择性的增强。

      2011年11月21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指出,直接影响信息传播形态与模式改变的三大技术已经日益显现。在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和云计算服务三大技术发展的共同作用下,网络技术平台的融合绝不止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合并和兼容,网络信息的共享也绝不止是个体单元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发布,它们将是一个改变整个社会信息创造方式、加工方式、获取方式、传播方式、使用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

      2011年10月底,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增选了近20位网站负责人,其中74位常务理事中网络媒体人士占据3席,网络媒体成为主流媒体趋势明显。目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优势互补的传媒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的央视网、南方报业集团的南方网、北京多家媒体联合组建的千龙网等,基本实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有效结合。近年来,网络媒体管理者、论坛博客管理员与版主等网络舆论“把关人”在网络舆论场中的作用受到更多的重视。

      二、2011年网络舆情话题结构分布

      2011年网络舆论热点话题有所上升,在官民关系、贫富分化、房价物价、城管执法、征地拆迁、司法公正、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政策等问题继续保持较高热度的同时,精神病鉴定收治、外地人引发群体冲突、环境污染事件、安全事故、公益慈善信任危机等新话题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在东部一些地方的突发舆情热点中,显性矛盾领域有扩大的迹象。

      

      网络舆论的地区分布也不尽平衡。经监测,从地域分布来看,近5年发生的200多起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突发舆情事件中,较多分布于华南、中部、西南部、华北、华东地区。通过比较2011年舆情热点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舆论的发达,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成正比。利益群体越是分化,本地网友运用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越频繁。而中西部地区尽管媒介生态发展和社会群体新媒体素养相对滞后,负面舆论也大量发生,经常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