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创新的微系统分析

——受众、平台、编排和节奏

作 者:
许静 

作者简介:
许静,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原文出处:
编辑之友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2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电视节目创新是指电视传媒在特定的产业环境中出于对目标成长绩效的追求而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电视节目,或对现有电视节目实施改进的行为过程。节目创新是个系统过程,就微观层面来说,受众、播出平台、节目编排、创新节奏等环节是决定其成败的重要元素。

      一 流动的受众:碎片化、时段化与季节化

      节目创新是为了能获得受众的支持,但受众却是最难以捉摸的因素。整体而言,受众呈现出动态化特征,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

      (一)受众碎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传播领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受众“碎片化”特征。“碎片化”受众更注重自己的个人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不再满足于大一统的电视产品。

      1.收视个性化。碎片化受众与整体性受众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更加个性化。受众随着社会经历和自身成长等发生变化,对节目的需求有着更为鲜明的特点,并且对节目内容、制作风格、节目水准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2.随意性增强。从电视技术而言,由于数字化的大力推进,频道数量不断扩容,无数新节目层出不穷,受众可供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强。在受众选择媒体更加自由的同时,各个媒体挽留受众的难度加大了,“随意”选择的游移受众的数量相对增加。目前,受众“在随意选择中,发现好的就看,选择这一因素的比例高达52.92%”。[1]当收视遇到广告等原因换台时,受众很容易被下一个节目所吸引而放弃对前一节目的收看,选择越多,随意性越强。在这样一种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吸引并维持受众对节目的热忱难度很大。

      3.主动意识提高。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新兴传媒不仅能提供传统电视节目给受众,还打破了过去电视线性传播和单向传播的特点,使传播变得更加人性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受众的个体意识更加鲜明,主动性增强,更强调自己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和自己对节目的主导权和参与权,希望电视更多地为普通人提供表达的舞台,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节目。“超级女声”“智勇大冲关”等以“全民参与”为宗旨的节目能以一种极快速度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满足了受众主动参与、主动表达的心理需求。

      鉴于这些特点,电视传媒首先必须清楚哪类受众是自己必须争取的,其次应该始终保持对这一群体的追踪,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喜好和时尚追求,使节目内容和形式满足其内心需求。

      (二)收视的时段化与季节化

      根据受众的作息时间,电视时间被划分为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黄金时间通常指19:00~22:00这一时间段,该时段受众最庞大、最广泛、收视最为集中,有着最强劲的传播效果。除了黄金时间以外的其他时间均可称为非黄金时间,在非黄金时间段,受众规模明显要小,但受众人群特征较为明显且相对集中。

      在传统非黄金时间段,电视传媒如果根据受众特性进行细致的节目策划和创新,也可能获得和黄金时间段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如湖南卫视对《大长今》的操作。2005年夏末“超级女声”落幕,选择什么样的节目来延续“超级女声”的辉煌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大长今》讲述的是一位平凡宫女如何依靠自己的奋斗一步步成为韩国宫廷第一位女医官的故事,与“超级女声”的草根定位非常吻合,因此成为湖南卫视的最佳选择。受众毫不犹豫地把对超女的热情延续到长今这样一位历尽艰辛终于达成所愿的普通女子身上,导致晚上10点多播出的《大长今》收视一路飘红。可见只要正确选择与电视传媒定位符合的内容产品并恰当掌握受众收视心理,受众的收视热情必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非黄金时段也能变成黄金时段。

      除了时间段的优劣之外,不同的节目也具有不同的季节特征和创新时机。比如各大电视机构的选秀节目基本都是暑假开展,也是因为此类节目的主体参与者和主要受众都是学生,暑假能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和关注;同样,一些新兴偶像剧都选择在暑假播放,也是基于学生群体的收视照顾……抓住主要受众群的作息时间和季节规律非常重要,做到有的放矢,节目的创新才有意义和收获。

      (三)受众定位

      在众多受众群体中,必须清楚哪类受众是自己必须要争取的,没有目标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创新。受众群体的分类绝非固定不变,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受众群体的自身结构、心理需求、口味爱好和表现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传媒创新时的受众定位也必须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依据形势的不同进行适时调整。

      受众定位应该是一项长远的战略问题而不是短期的战术问题,忠实受众群体是电视传媒长远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传媒一旦成功地培养了忠实受众群体,则应坚守,受众定位不应随波逐流,应该根据始终紧紧围绕目标受众,根据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各种节目创新。

      目前,中国电视传媒围绕受众进行创新大致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始终站在受众前面,带领受众去思考社会,给予受众正确的观点指导,另一种则是为了收视率一切唯受众口味马首是瞻,受众喜欢什么便研发什么节目。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要求电视传媒能高瞻远瞩,并善于揣摩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变化,对受众和社会潮流具有相当强的把握能力和预测能力。只有基于这样的基础,节目才有可能获得市场认可,否则一旦与受众的需求不符合,就会被受众所抛弃;后者是指根据目标受众的口味和喜爱来进行节目创新,节目水准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喜恶,这样的创新方式固然可以投受众所好,在短时间内争取到市场和收视率,但从长远来看,电视传媒很容易失去话语主导权,甚至沦为受众的玩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