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054(2012)02-0016-07 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文化产业能够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水平不仅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且更是文化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况及影响其协调的主要因素。 一、研究方法 1.主要指标及其衡量方法 在对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评价两大系统发展状况的预选指标体系。这方面的已有研究比较多,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遵循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分别预选了两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1)区域文化产业系统发展指标体系。在考察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产业属性与特征的基础上,不少学者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如王琳(2005)、詹正茂(2006)、徐萍(2007)、乔广奇(2009)等。基于以往研究及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15个统计指标组成,涵盖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基础、产业规模、产业投入、产出效益、发展水平及对地区经济贡献等六个方面。各项指标及计算公式见表1。 (2)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关于城市发展(包括城市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设计的已有不少。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比较复杂,多维多层、面面俱到,如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以系统理论和方法,设计了由104项基础要素、19项状态要素、5大支持系统和最终集成的综合结果所组成的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要素层4个等级,指标数多达240个。①可见,国内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普遍存在体系过于庞杂、不易操作,统计资料难以获得等诸多问题。为此,本着少而精,全面实用的原则和城市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的理念,本文选取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ity Developing Index)作为城市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 2.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考察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况通常是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城市两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模型,来刻画两者之间及各自内部的协调有序发展程度。 模型建构的基本步骤:② 第一,分别求出北京市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综合发展指数。 第二,利用线性回归法确定北京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两大系统的回归理想值。 第三,因各系统评价的指标数量可能不相同,故不能对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可运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概念,通过隶属度函数来建立协调度函数。 第四,通过协调度函数计算系统协调度指数,就可以对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3.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将北京市做典型样本研究,所用统计数据均来源于2002年至2011年《北京统计年鉴》。③其中有个别年份的一些数据缺失,为便于计算分析,本文对缺失数据采用内插法或外推法进行了处理。
二、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 在分析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系统协调关系之前,需要先求出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本文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北京人类发展指数(HDI)获得北京城市发展的综合发展指数。 1.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1)提取公因子。按表1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限于篇幅,原始数据表略),④并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即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处理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用SPSS软件18.0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得到2个公共因子,特征值分别为4.166和8.988,累积贡献率分别为31.650%和68.290%,见表2。
(2)考察旋转以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见表3。
第一个因子主要由V12劳动生产率、V14文化产业发展系数、V13增加值年增长率、V15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率四个指标决定,涵盖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近三分之一的信息量(第一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31.650%)。这四个变量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所以第一个因子可以命名为水平与效益因子。在这个因子中,以V12劳动生产率、V14文化产业发展系数两个指标贡献率最大,可以说集中反映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