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趋势、问题与成因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波(1978-),男,汉,湖北应城人,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王凡(1975-),男,汉,河南鹤壁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融资研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艺术百家

内容提要:

文化企业融资难严重阻碍了其成长,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企业融资的基本趋势,梳理了文化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理论视角。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90-09

      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近年来备受重视,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九部委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主体的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投融资时代。然而,文化企业的融资瓶颈并没有本质改善,发展受到明显制约。

      一、我国文化企业融资的趋势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资本是文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对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硬约束。在此背景下,我国文化企业纷纷更新观念,通过各种渠道来满足自身融资需求,呈现明显的趋势。

      (一)政府成为文化企业融资重要推动力量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掌舵的作用,金融单位和文化企业之间通过政府用一系列手段撮合,使文化企业单位更好、更快地融通资金。为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精神,2010年5月14日,“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同时开通“文化企业信贷申报评审系统”。“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委托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运行管理的,以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业结合发展,不断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功能是发布最新资讯、政策法规、项目及产品、行业资料等信息,在线受理信贷申请、产权交易、补贴申报等业务,开展项目推介、上市推荐、产品发布、业务咨询等服务。①首批进入“文化企业信贷申报评审系统”,与文化部建立合作机制的银行机构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北京银行等。文化企业信贷申报评审系统是文化部为加强文化企业与银行机构之间联系和有效沟通,建立起的文化产业信贷渠道而建设的互联网在线服务系统。其功能是为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提供在线申请银行贷款服务。

      各省市地方政府为推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倡导,为取得资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各地加强政府与银行合作、创新担保方式(主要针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比重大,缺乏足够的有形资产抵押物特点,银行积极转变传统抵押担保思路,允许文化企业的信贷业务中采取设备抵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方式,同时积极探索与文化产业类担保公司合作,采取联保联贷方式,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解决中小文化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特色产品(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设备进口、设备租赁、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银行相继开展了进口开证、供应链融资、固定资产贷款、融资租赁贷款等融资服务)。

      (二)私募股权基金逐渐进入文化企业

      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文化企业,尤其是在影视业内表现得相当活跃。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文化企业,不仅可以为亟需发展的文化企业引入资金,更重要的是帮助它们建立一整套制片预算方案、审计和财务管理制度。通过投资方对资金的用途实施有力的监管,可以保证文化企业成本最小化。目前,私募股权基金主要运用在影视业,国内影视业的PE主要有IDG新媒体基金、由中影集团等发起的中华电影基金、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铁池”私募电影基金、红杉资本、软银、韦恩斯坦(TWC)亚洲电影基金等。国外大型投行和汉能、易凯等PE以及海外的影业公司也在密切关注在我国的投资机会。政府不仅在政策上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引导资本给予文化产业实质上的支持。

      (三)文化企业积极寻求上市融资

      国家针对文化产业不断释放积极的政策的信号给资本市场以鼓舞,文化产业开始与资本市场融合,大量文化企业需求通过上市满足融资需求。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在全球资本市场实现IPO的国内文化产业企业有7家,其中5家登陆A股市场。同时,众多文化企业即将上市或在为上市做准备。

      

      这些公开上市的公司或集团大部分是传统媒体行业,尤其是国有的大型传媒集团,这也与国家在推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趋势相符。

      (四)文化企业并购重组融资②

      随着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各种投资机构的资金开始进入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已经开始涉足金融业,而且广告、保险等行业资本也开始进入文化企业。近些年来,文化企业进行了多起并购重组,华闻传媒、新华传媒及出版传媒是并购重组最为活跃的境内上市文化企业。2008年6月,人民日报社通过股权转让放弃对华闻控股的控股地位,人保投资以持股55%成为华闻控股的控股股东,备受关注的华闻系重组出现实质性进展。同时,华闻传媒积极进行战略架构调整,与控股子公司先后收购辽宁盈丰传媒、重庆华博传媒、天津华商广告、北京华商盈捷广告、新海岸置业、精工钢构等公司股权,并将所持海口汇海典当、深圳金兆典当行股权转让出售,完成了新一轮扩张与退出。2008年6月,新华传媒控股股东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也完成股权变更,解放日报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新华书店投资公司通过无偿划拨受让新华发行集团股权,从而以持股50.8%获得绝对控股地位。上海精文投资及上海文广集团从新华发行集团退出。同期,新华传媒及其全资子公司完成了上海嘉美信息广告公司及上海杨航文化传媒公司的收购,进一步完善其产业链条。2009年末时代出版以2572万元现金对安徽人民出版社100%股权的收购。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11月,中国互联网行业共披露并购事件20起,涉及金额4.66亿美元,其中包括联合网视收购百度影视,完美时空收购昱泉国际等重大并购事件。此外,广告界并购交易也很活跃,去年10月,户外数字移动电视广告运营商华视传媒宣布,斥资1.6亿美元收购地铁视频媒体运营商数码媒体集团。辽宁出版传媒上市后,整体收购其控股股东辽宁出版集团持有的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和辽宁音像出版社100%股权。韩国移动通讯企业SK电讯2008年宣布收购一家中国本土唱片公司北京太合麦田42.2%的股份,国际资本首次进入中国娱乐产业。同年,汤姆森路透收购和讯网40%的股权,成为和讯网第二大股东,而澳洲电讯先后收购皓辰传媒、泡泡网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