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源与清流:经济史学与经济学辩证关系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清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评论

内容提要:

文章对经济史与经济学辩证关系做了初步探讨,从历史学的“历”、“史”语义学探析开始,以经济史学与经济学的“源”、“流”辩证关系展开,对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论落后的现状提出批评,呼吁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的转型。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关于经济史与经济学的关系问题,经济史学界的论述远远多于经济学界,这大概是因为经济学界无暇顾及或无需顾及,因为经济学家们总在埋头制造自己的模型,而不管历史发展到什么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对经济史的不重视而导致的历史感缺失是当今经济学理论指导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经济学理论创新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一、“历史”研究与“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是研究者利用自身禀赋和后天学养共同构造的心智理念,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对发生在过去的人类实践活动进行重新建构的学术创作过程。历史研究的意义,就是通过对人类过去实践的总结,给今人提供借鉴和指导,从而节约社会前进的社会成本。

      历史首先由过程构成,因此历史研究首重过程,即“历”。据语义学,“历史”词性中性,由“历”与“史”构成。“历”是经历、经过、过程;“史”是结果、结论。“历”,是单向时间上的人类行为过程的客观实在。时间的单向性流动决定了人类历史的永续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分割性。人类历史永远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永远都是新鲜的,“时移则事易”是真命题,而“历史是可以重复的”、“历史有惊人的相似”等则是虚假的命题,并没有实际意义;“史”是某一时段上的“当代人”对“当代”前某一时段的“历”的主观判断、认识和结论。历史只能影响现在和未来,而现在和未来永远不会影响到历史,而所谓的影响历史,则是“当代人”对历史的主观判断。

      相对地说,在历史发展中任何“过程”都是“结果”,任何“结果”都是“过程”,“历”即“史”,“史”即“历”。这种说法好像“历”、“史”不分,其实不然。由于时间存在的单向性、永续性,人类历史永远是新鲜的动态过程。所谓“时移则事易,事变则备变”正是正确历史观下的认识,而“历史是可以重复的”永远是一个假命题、伪判断、非科学的。此一阶段之“历”,乃前一阶段之“史”,此一阶段之“史”乃后一阶段之“历”。在“历”、“史”互为因果的逻辑条件下,人类能动地、有意识地构造社会历史。历史应该有两种结构:主观结构是“史”,客观结构是“历”。客观结构的“历”或许能够被主观结构的“史”所验证或许不能。但归根结底,历史还是“史”,即“史”是历史研究的最终归宿。

      “历”的研究,即事实判断。由于历史过程的复杂性和记录历史过程的史料的分散性,要完成事实判断的“历”研究,实属不易。而“史”的研究,即价值判断就更加困难,因为要对“历”加以判断、总结、归纳,升华成可供今人借鉴的“理论性”的东西,才能完成从“历”到“史”的飞跃,完成历史研究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的飞跃,而最终形成完整的人类“历史”。此一阶段的“史”又成为下一阶段的“历”,然后再得出更下一阶段的“史”。这种对“历”、“史”的交替研究就是历史学。

      在历史研究中,“历”自身的涵义就是“时”,而“时间”是一维永续的,不会倒流。一定的历史事实必须发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因此,对“时间”的准确把握是历史研究的第一要旨,也是本质需求。如果时间不能与事件保持统一,在史学研究中则会出现“关公战秦琼”这样的时空倒转滑稽武斗场面。那些认为“历史可以假设”的人就没能把握时间一维永续的本质特性。无论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无论实践理性还是思辨理性,无论证实还是证伪,都必须建立在“唯时史观”的基础上。唯时史观是历史研究的第一哲学取向,也是研究信度的第一保障。“历史”,首先是“历时”,其次是由“历时”和“历事”构成的。由此,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必须对所征用史料的时间进行严格的界定,旨在彰显事件原形、还原事件原貌的个案研究,是对历史的深度解剖,尤其应该准确把握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

      二、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源”、“流”辩证关系

      经济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就学科特点来讲,属于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历史学与经济学的综合学科。经济史的重要性在西方经济学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熊彼特曾经指出:在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史、经济理论和经济统计是必不可少的三门专业知识,其中经济史最为重要。如果要他重新开始经济学研究,而又必须在这三门学科中选择一种,那么他就选择经济史。他进一步解释道,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熊彼特把经济学的内容界定为经济的独特历史过程。既然经济学的内容是经济过程,那么经济学只能在经济史研究中产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学是经济史的“流”。这就是经济史的重要性所在,也就说我们将要着重指出的经济史研究的理论发现功能。从不完全意义上讲,经济史研究就是经济学研究。

      当然,经济史研究还有其他既定责任。如果从语义上看,经济史这个偏正词组的主词是“史”而不是“经济”,“经济”是修饰“史”的。但是就经济史研究而言既要研究经济的历史,又要研究历史的经济。也就是说,经济史研究有着弄清历史和获取经济理论双重任务,两者并行不悖、高度统一。研究经济的历史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研究经济的“历”,研究历史上的经济现象;研究历史的经济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史”,研究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史的“史”就是经济学的理论形态。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学是经济史的“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