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工业化研究:总需求视角

作 者:
左峰 

作者简介:
左峰,男,蒙古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经济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山东 威海 264209

原文出处:
前沿

内容提要:

近现代经济研究中需求导向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为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化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藉此有助于探析工业化本源。需求—商业革命—工业革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机制。总需求增长缓慢构成了近代中国工业化不发展的重要约束,而总需求增长缓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缺乏一个发达的近代市场、大规模的贸易扩张以及商业革命的未完成与半途而废。实际上,在近代中国,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总需求增长缓慢和未完成的商业革命是互为表里的。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1)23-0140-04

      一、近现代经济研究中需求导向思潮的变迁

      生产导向或者说供给导向是古典经济学最为显著的特征,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则是其奉行的教条。其后的一百多年间这种导向始终占据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地位,直到1890年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在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内,需求和供给被做了平行处理,二者分别构成其核心内容——价值论的两翼,这表明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生产偏向需求。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以后兴起的凯恩斯革命,彻底地完成了这种转变,凯恩斯定律完全颠覆了萨伊定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渐趋发展,从此确立了需求决定论的主导地位。此后经济学中的需求导向思潮延续不绝。二战以后,无论是新古典综合派,还是新凯恩斯主义,无论是制度经济学,还是新经济史学,都沿袭并推动了需求导向思潮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经济史学界兴起的“贸易根源说”,又称“贸易推进说”或“商业化模式”则鲜明地表示西方世界的兴起关键在于贸易推进与市场扩展。奇波拉可以称得上坚持需求导向的典范。他主编的《欧洲经济史》对中世纪以来每个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都是从总需求开始。需求导向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扩大了经济史的研究视野,而且标志着经济研究中对经济增长本源的探析愈加深入。

      二、总需求增长缓慢是近代中国工业化不发展的重要约束

      总需求是近代中国工业化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下面对1887年至1936年间近代中国的总需求情况予以考察。因为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总需求变动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本考察期内,尽管消费需求的比重由1887年的95.5%下降到1936年的90.2%,[1]338但消费需求始终占总需求的绝大比重。有鉴于此,本文认为,以消费需求代表总需求是可行的,也是有说服力的。

      中国自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消费需求变动的总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名义国民消费需求总额由1887年的43.98亿元,增加为1936年的322.13亿元,49年间增加6.3倍,年均增加值为5.6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4.1%。若以1933年可比价格计算,1936年比1887年增加147.86亿元,49年中增加1.1倍,年平均递增1.55%。[2]24

      近代中国人均国民消费需求额也呈现出逐步上升态势,名义人均国民消费额,1887年为11.65亿元,1936年增加到63.0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5%。若以1933年可比价格计算,1936年比1887年增加57%,年均递增0.92%。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国民消费总额和人均消费额都呈上升趋势,但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种上升并非是直线运动,而是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国民消费需求总额在1887-1917年的30年期间,几乎没有增长,人均国民消费需求反而年平均减少0.16元,年增长率为-0.5%。1917-1936年的19年中,国民消费需求总额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递增7.76亿元,年增长率将近4%,人均消费需求年均增加1.30元,年均增长3.2%。[3]329二是总需求增长缓慢,属于低水平上升。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均消费额为30元有余,至20世纪10年代略降至30元,而到20年代也不过45元,到了30年代,1931-1936年间人均消费额略升至54元。[2]25

      如果再与同期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增长之缓慢就显得更加明显。前面分析指出,中国1887-1936年间人均消费需求增长率年均递增0.92%(以1933年不变价格计算),而同期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1889-1948)为2.1%,瑞典(1882-1948)为2.3%,加拿大(1870-1930)为1.3%,德国(1851-1931)为1.4%,英国(1880-1939)为0.8%,挪威(1865-1930)为0.9%,日本(1889-1938)为1.5%。[3]338从整体上看,该时期中国国民消费需求增长率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处于中下水平。

      中日两国工业化几乎同时起步,历史背景、起始条件相近,更具有可比性。日本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近代化开始启动以后至20世纪40年代,国民消费需求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885-1940年的55年间,名义国民消费需求总额由1885年的6.52亿日元,增加到1940年的202.9亿日元,55年间增加了30多倍,年均增加值为3.57亿日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45%。若以1934-1936年可比价格计算,1940年比1885年增加了101.05亿日元,55年中增加了3.07倍,年均增加值1.84亿日元,年均递增率2.59%。[4]41无论是消费需求总额还是消费需求增长率都大大高于近代中国。从长期趋势图上看,日本国民消费需求曲线起点值较大且斜率较中国更陡一些,说明近代日本消费需求是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保持了快速、持续和稳定的增长态势。就在同期,中日两国工业化差距拉开,这种吻合应该说不是偶然的。总之,由于消费需求从而总需求增长缓慢,所以给中国近代工业化提供的动力就不足够强大,形成了近代工业化不发展的重要约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