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選擇

作 者:

作者简介:
蔡赤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港澳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北京 100045

原文出处: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2008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暴露出全球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引發各經濟體對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思與調整。澳門現行經濟增長方式在可持續性及均衡性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要達致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澳門有必要及時把握國家“十二五”時期的發展機遇,調整經濟增長路徑依賴:要優化主導產業發展,轉變博彩業過去粗放式的數量擴張模式,走向適度、有序和健康發展;要推動主導產業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發揮好博彩業的帶動及反哺作用,並利用區域合作適度拓寬經濟基礎;要重視整體經濟體系建設及综合營商環境的提升;要兼顧社會整體進步,使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相協調。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中圖分類號]F1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874-1824(2011)04-0034-11

      經過近12年的探索與實踐,澳門特別行政區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同時也將迎來更多的新機遇,面臨更大的挑戰。“十二五”時期是國家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國際環境和社會矛盾的多發時期,國家經濟發展模式、對外開放深度、社會改革難度都面臨考驗。後危機時代,發展問題備受關注,各主要經濟體都在加緊反思與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圍繞新的發展制高點的競爭不斷加劇。如何順應國際及國家的發展趨勢,認真反思與總結自身經濟增長方式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是澳門經濟有效調整增長方式、走向可持續協調發展的基礎與前提。

      一、後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發展理念轉變與發展模式調整

      2008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暴露出全球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引發各經濟體對經濟發展模式作出新的思考與調整。這次金融危機,直接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所引發,逐步蔓延至歐洲國家,從而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動盪和經濟衰退,其連鎖影響至今仍在繼續。後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的發展環境和發展理念出現如下主要變化:

      (一)金融危機導致了國際競爭方式與競爭格局的變化,並改變了各國經濟發展的理念。

      其一,影響經濟增長及經濟競爭力的要素發生變化。每次金融危機都會帶來一場重大變革,各國致力尋找下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並開始深入關注新興產業。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體圍繞新的發展制高點的競爭和調整也在不斷加強,美國等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再工業化的構想。包括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一批新興產業,因具有產業鏈長、對創新要素要求高、能夠獲得較高利潤等特徵,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將是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搶佔制高點的重點產業。此外,目前各國均強調要加強技術創新和推廣,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不符合需求結構變動、不能滿足節能環保要求的產業或生產方式將被淘汰。

      其二,區域經濟合作趨勢加快,成為對抗全球化趨勢的新型競爭模式。2010年祖國大陸與台灣兩岸經濟合作框架(ECFA)正式簽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FTA)全面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進入官方研究磋商階段,世界範圍內的各種區域合作方案層出不窮。未來將會是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合作和競爭,個別城市難以再單打獨鬥。

      其三,國際競爭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與金融保護主義風險日益上升。在世界總需求縮減、内外部再平衡困難的情況下,部分發達國家一方面實施多輪量化寬鬆政策,進一步刺激經濟,另一方面積極運用匯率手段與貿易手段,推動本幣貶值,迫使外幣升值,採用世界貿易組織允許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有針對性地打擊來自特定貿易夥伴的特定產品的進口,同時制訂了增加出口的計劃。①由於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貨幣政策具有極強的外部性,而且在美元本位制下缺乏對儲備貨幣發行的約束,亞洲及新興經濟體將會承受由此帶來的各種不利衝擊。

      其四,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理念,即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注重多層次關係的平衡與協調。胡錦濤主席在横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倡議五種類型的經濟增長概念:一是推動平衡增長,為經濟長遠發展創造條件;二是倡導包容性增長,增強經濟發展内生動力;三是促進可持續增長,努力實現經濟長期發展;四是鼓勵創新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源泉;五是實現安全增長,維護經濟發展成果。②胡錦濤認為,與會的各國領導人應該科學分析世界經濟增長的現實問题和長遠需要,把握增長規律,創新增長理念,轉變增長方式,破解增長難題,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解決關係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在更高水平、更高層次上實現亞太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金融危機的爆發迫使各國通過被動或主動的方式調整全球經濟的嚴重失衡,要求各國必須轉變增長方式。

      後危機時代,如何通過結構性改革,達致“再平衡”,以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發展,成為目前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再平衡”實際包括内部再平衡和外部再平衡兩個方面的内容。內部再平衡是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間需求的平衡、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平衡。外部再平衡是指國內與國外需求的平衡。許多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國内需求,而許多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則嚴重依賴國外需求,淨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因此,外部再平衡意味著發達國家應該加強淨出口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新興經濟體則應更加依賴内需推動經濟增長。

      鑒於上述失衡與各國的經濟模式和發展方式關係密切,目前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不得不調整其經濟增長方式。具體調整方向是:西方國家要改變金融創新監管滯後、過度消費模式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而新興國家則要改變過度依賴外需帶動經濟的模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作為導致全球失衡的重要一方,要減少債務,減少過度消費,增加儲蓄,擴大出口;包括中國在内的新興國家則要改變過度依賴出口的增長方式,通過擴大國内消費等政策,降低過高的儲蓄率,改變過剩的生產模式。

      為此,金融危機後世界主要國家相繼在產業層面進行“再工業化、再創新、再出口”結構調整。2009年美國先後頒布了《美國創新戰略:促進可持續增長和提供優良工作機會》和《重整美國製造業政策框架》,提出美國再工業化的重點領域及創新策略。2010年1月,奥巴馬總統提出未來5年美國出口翻番、創造200萬新就業崗位的計劃。與此同時,英國提出了低碳產業、生物產業、數字經濟、先進製造等產業發展重點。日本也提出了環境和能源、健康等產業發展重點領域。西方國家一方面開始倡導儲蓄、鼓勵出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也試圖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領域搶先佔領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