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民营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和巧实力

——关于天津感光公司党建创新的调查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2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党
复印期号:201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说到底,是一个把党组织活动有机嵌入企业治理活动全过程并助推企业发展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更需要发挥人的主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人的创造性,因而更需要类似于党组织这样专门做人的工作的组织。企业党组织如果能把握住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党组织活动三大规律,并把三者结合起来,就能找准位置,实现有位有为。在这方面,天津天感感光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感光”或“天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对正在转型和转型后的企业(不仅包括民营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都具有普遍的示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抓党建同样是民营企业的内在需求

      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阻力究竟在哪里?2008年,浙江省在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企业党组织不能及时组建,最大的阻力是“党员数不够(42.96%)”,其次是“业主不支持(34.48%)”。(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党的建设研究会:《改革开放30年与浙江非公有制党建》,2008年10月,内部资料)业主之所以不支持,除了观念上的原因外,恐怕还在于企业党组织不能真正助推企业发展。从经济人理性的角度看,如果企业党组织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发展,业主就没有理由拒绝。也就是说,作为政治组织的党组织能否发挥作用,才是党的建设在民营企业能否立足的关键。

      天津感光2003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创建于1943年、正式成立于1958年的天津感光胶片厂,曾是我国轻工感光材料行业大型骨干国有企业。上世纪90年代,天感公司因各种原因,市场大幅度萎缩,大批职工下岗,还背上了5亿多元的债务包袱,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停滞,濒临破产境地。面对这种局面,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3年开始,企业大胆实施机制创新,以老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为依托,利用原厂区、设备与配套设施等条件,成功实现企业转制。如今,天感由过去一家困难重重的老国有企业,转变为天津河西区独具特色的都市科技型民营企业,培育和吸引了30多家体制多元的微型企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张含光、陈朝、刘惕生:“天津感光材料公司发展历程”,《影像技术》2010年第1期)

      天感成功转型的秘密在哪里?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找到了一条转制型企业发挥党组织作用并带动企业飞速发展的党建工作之路。

      第一,依靠党组织推动转型。天津感光过去是一家有名的国有企业,以技术立厂,一度在全国同行中拥有“明星企业”的头衔。上世纪90年代,在国有企业经营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天津感光的发展步履维艰,还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一度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组织站出来为企业的成功转型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党组织积极参与规划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统一企业中层干部思想、提高认识,对企业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下岗职工进行力所能及的物质救助与心理干预,积极寻找企业发展的外部资源、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等等。2004年,感光实现了企业转制,由一家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企业开始朝着新的目标进军。转制以后,原国有企业党组织做人的工作的组织优势、谋事策划的能力优势被天感继承。同时,企业又摈弃了一些国有企业中党组织过度官僚化而脱离群众的劣势,成功将党组织的存在转化为非公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第二,依靠党组织培养人才。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人才就是企业的生命力。在改制前,天感党组织重视人才和人才培养,重视在科研和生产实践锻炼中培养人才。至上世纪90年代末,公司先后培养了40多名高级工程师,4名教授级高工,其中9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另有工程师、技师200多名。由企业承办的感光化学技术学校自1958年创办以来,招收学员20多届,培养大、中专人才1000多人,成为企业科研、生产的骨干力量。企业改制以后,面对同行企业的高薪诱惑,面对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感光行业优势的消退,如何做到尽可能不流失人才又充分吸引人才,是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此时,企业党组织积极建议并参与企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老企业靠服务创收养人员,新企业搞科研创新业”的新型发展模式,打破了企业原有的吃“大锅饭”格局,也消除了一些具有研发能力的技术员担心没有发展平台的顾虑,实现了企业员工和研究人员各得其所的格局。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使原天感的技术人才没有流失,同时还吸引国内一些有技术、想创业但又缺乏厂房设备条件的科技人才汇聚天感兴“家”立业。随着企业人才的日渐聚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党组织愈加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公司鼓励一批新进企业的青年学生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到国内外一些著名的高校或科研单位进行学习、进修,不强求他们回来,而是通过为他们设实验室、提供补贴、科技攻关项目资金等,与他们保持联系,为他们排忧解难,并通过关心、鼓励、感召等方式吸引这些人才回流。事实上,经过党组织细致入微的工作,大部分外出学习、进修的人才都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或其他科研、生产岗位。

      第三,依靠党组织促进创新。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会把潜在的和现实的人才都凝聚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创新团队。相反,制度环境不好,即使有优秀的人才,其团队创新的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同理,一个优质的企业,如果着眼于长远与未来,会更加关注企业创新。反过来,如果企业目光短浅,只能在钻国家政策“空子”中谋生路。天津感光的胶片生产行业属于“夕阳产业”,尽管很多技术“过时”,但仍为国家重要行业所必须,仍需要在传统技术中寻找创新的空间,否则企业就会被加速淘汰。为了寻找创新空间,企业党委大胆培养年轻人,从观察年轻人的喜好中再现黑白胶片的魅力;策划并帮助企业成立各种形式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筑巢引凤,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把科技发明直接转化为生产;党委组织人员,立足于行业优势,成立全国感光材料信息中心,时刻把握感光材料发展的最新动态;把最新的感光技术运用于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创造了国内首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流失海外的我国艺术瑰宝)收集、整理并复制中国名贵字画的收藏中心,形成了一个文化与艺术品收集与传承的新型公益产业等等。通过创新,企业党委与公司经营层硬是让一个“夕阳行业”实现“华丽转身”,一举成为既承接国防产品、也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生活用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