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12)02-0053-04 一、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转换 当代中国,农民仍然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作为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肩负着贯彻和落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重任。在强化政权的稳定性方面,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到“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细胞。如果细胞都发生了病变,党的整个肌体就不可能健康,最后甚至可能垮掉”。[1](P376)但是,目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中断和角色异化的情况,已经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也损害了党在农村群众和整个社会中的威信。 其一,角色模糊。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其扮演的角色欠缺自我认知,对所扮演角色的价值期待或行为规范缺乏明确的理解和认识,处于一种迷茫的“雾化”状态。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而被“淡化”或“边缘化”,其发生影响与作用的空间日渐“弱化”与“虚化”。 其二,角色冲突。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往往集多重角色于一身,扮演着各种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角色。然而,它们大多缺乏把彼此冲突的角色要求转化为相互补充促进的协调能力,不能从过多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运用于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上,从而导致“角色紧张”,陷入全面危机和困境之中。 其三,角色中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全新事业,对此,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不能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以适应新的角色需要,难以及时地达到角色的行为规范,因而产生新旧角色转换的功能性障碍。 其四,角色异化。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把权力“私有化”、“商品化”、“特殊化”和“专利化”,[2](P147)失去其“应然”的品性,从而衍变为纯粹的“组织自我利益保护者”。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发生了不同程度角色异化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不再是党和国家、人民利益的代理者和维护者,而只是纯粹谋求自身特殊利益的行动者。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强力渗透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整体推进,农民开始从“自发”向“自为”转变,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要求。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3](P23)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单一的“治理”的角色走向“主导与服务”相结合的角色,使自身具有更加强大的结构性动力和功能。 二、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第一,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功能 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执政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从农村工作的实践层面来看,也只有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把广大农民紧密团结起来,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文明、民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发挥得越充分,广大农民对党的认同程度就越高,农村社会的运行秩序就越好。随着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不是要放弃、削弱,而是要不断地改善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与村民自治权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村民自治意味着农民相对独立的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却是在党组织正确引导下运作的结果,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农民当家作主的反映,是党的领导权民主化在农村的延伸形式。当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功能应该有一定的合理边界,因为“领导”或“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具有排他性,并不意味着“党权高于一切”。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履行好决策、引领、指导、示范、协调等职责,让村委会在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履行组织、实施、管理、督促、落实的职责。事实上,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同时也才能真正保证村民自治权的落实。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功能 能不能解决好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p82)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任何忽视农民利益诉求的做法,都只能导致从根本上动摇政权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摆脱贫困,与富有阶层相比,大多数农民仍然生活在相对贫困之中。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不可避免地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表现出“利益觉醒”,脱贫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正如舒尔茨所说,“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激励,农民就会点石成金”。[5](P5)他们不仅对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要求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实用科学技术,对建设规范、高效的农产品市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充分运用党和国家支农、扶农、兴农、惠农的政策和资金,带领群众开发当地特色资源,根据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