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浙赣会战及其影响

——兼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机遇的丧失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萍乡高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浙赣会战是中国抗战相持阶段后期发生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一次战役,也是美军飞机首次轰炸日本本上降落于浙赣机场的积极尝试。它发生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有利的背景下,与世界反法西斯各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相一致,成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的一大机遇。浙赣会战的失败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是盟军为了“先欧后亚”战略而让中国付出的更大牺牲。它的失败,不仅使中国战场丧失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价值,而且对中国战场在世界反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浙赣会战 中国战场 战略反攻 机遇丧失 影响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针对中国抗日战争发展趋势曾作过三个阶段的预测,这对于指导中国人民争取抗战的伟大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抗战的发展历程并没有展示出全国规模战略大反攻的壮观场面。是毛泽东的预测“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 而将为事实所校正”〔1〕,还是中国的抗战不存在战略转折的条件与机遇。如果有,转折的机遇在哪里?中国为什么错过了战略反攻的机遇?中国战略转折机遇的丧失给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影响?本文就1942年浙赣会战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

      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猖獗的一年,也是由顶峰走向衰败的一年。为挫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4月18日在绝密情况下, 美国空军少校杜立特率16架B—24重型轰炸机, 从日本以东洋面航空母舰上起飞,突然对东京、横滨、神户、名古屋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轰炸,然后飞向中国大陆浙江各机场降落。

      美军空袭引起了日本社会的骚乱,也使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感到极大惊慌。只要浙江各机场存在,美军就可以反复使用。为此,日本大本营命令中国派遣军:“须尽快开始作战,主要击溃浙江省方面之敌,摧毁其主要空军基地,封锁敌人利用该方面基地空袭帝国本土的企图。”日本参谋总长也指示:“须以地面兵力攻占敌空军基地,主要有丽水、衢州、玉山附近的敌机场群以及各种附属设施;对其它机场群则尽力由航空部队加以压制或破坏;攻占敌方机场后,须在所需时间内确保之,等待形势允许,应对机场、各军事设施以及主要交通线等加以彻底破坏,然后返回原驻地”。〔2〕

      日本中国派遣军决定以长江中下游的第11军和第13军为主力,组成步、骑、炮、航空兵相结合的53个大队(后增至83个大队)参加作战。第13军从杭州,第11军从南昌沿浙赣线东西对进。飞机攻击战区内各处机场,海军在温州湾海岸和鄱阳湖行动。

      当时赣东、皖南、闽、浙地区归国民党第三战区管辖,总司令部驻上饶,有19个军约30余万人。针对日军两面夹击,第三战区决定:“以最小兵力配置在浙赣铁路西段抵抗,主力集中在浙赣铁路东段扰袭敌人后方,在金华——兰溪,最后在衢州附近和敌人决战”。〔3〕

      浙东日军从5月15日开始从杭州出发分五路向西推进。 国民党第一线部队稍作抵抗便自行后退,或者转移去“扰袭敌人后方”。 其主力向金华、兰溪一线退却,沿铁路前进的日军主力,占领诸暨、义乌后, 从23日起,便从三个方向进攻金——兰一线。

      金华、 兰溪是浙赣线上重要的军事基地, 第三战区在这里集结了10多万人,准备利用既设工事同日军展开决战。当军队部署就绪之时,蒋介石电令第三战区“避免在金、兰决战’,以保存势力,决战衢州。为此军队主力被转移配备到衢州地区附近。日军在飞机、大炮的猛烈攻击掩护下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英勇阻击。留守官兵与敌血战五昼夜,使敌攻势屡挫。但日寇竟丧心病狂地使用毒气,“以致我军中毒伤亡者甚多,”〔4〕金——兰一线遂于5月29日失陷。然后日军分路猛攻衢州。

      衢州是浙江西部盟军建立的最大空军基地。第三战区在此部署兵力20多万,并派出有力部队向敌侧后集结,以构成包围态势准备会战。 6月3日第三战区总司令部向所属各军下达了次日反击的命令, 不料当天晚上蒋介石突然严令“避免衢州决战”。几十万军队撤往铁路两侧山地。日军于8日轻易夺取衢州,12日攻占玉山,15日上饶沦陷, 战区司令部被迫撤往福建山区。

      与此同时,驻南昌日军3万多人于5月底开始行动。为造成有利态势,以部分兵力进犯抚州、临川、宜黄等地,主力则沿浙赣线向东推进。赣东地区集结了国民党军队10个师又3个保安团。可是, 各自保存势力和战术上的严重失误,使日军在一个月内连下赣东20余座城镇,7月1日与浙东日军会师横峰。浙赣线被打通。

      上饶陷落前后,日军把作战目的扩大为“加紧破坏并没收敌方军事设施和军需资源,以削弱敌方物资的抗战能力”〔5〕,为此, 再增加17个大队的兵力。从6月中旬到8月中旬,日军转入固守。同时攻占了温州、瓯江,控制了上海至温州的航路。8月中旬以后, 日军开始撤退。到月底,除金华、兰溪、武义等要地仍被日军占据外,中国军队尾随其后收复了日军放弃的地区,大致恢复到战前的态势。浙赣会战遂告结束。

      纵观浙赣会战的全过程,真正的会战并未实施。相反国民党军队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会战,这不仅加快了作战区域的丧失,而且也严重地违背了战前确立的作战指导方针。客观地说蒋介石在会战前能够认识到该地区的重要性。1942年春夏之际,他曾一度调集兵力加强第三战区的力量,从3月中旬起,又调去两个军,同时对浙东要地金华、 兰溪以及衢州等地区的防御和作战指导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但是会战发生后,日军在滇缅和华南地区也发起攻势,试图切断中国的国际供应线,借以牵制。三处战火烽起,导致了蒋介石战略决策的动摇,放弃会战保存实力。当第三战区准备在金华、兰溪一线会战时,他下令不准会战,使金——兰一线旋即沦为敌手。金——兰一线失守,衢州失去了有力的前哨屏障,军队士气也受挫伤。为挽回战局,他又电令:“此次金衢会战,关于党国之存亡者甚大,……务希重申连坐法,督率所部上下一致,誓与衢州共存亡,决心牺牲以报党国,实现主义,完成使命”〔6〕。 第三战区遵令部署,准备衢州会战。然而当南昌日军发动进攻之时蒋又电令“避免衢州决战”。其实蒋放弃的理由是“敌军抽集在华各战区最大限度之兵力,与其空军之掩护,进攻衢州大机场所在地志在必得。若我与之决战,不仅无甚意义,而且徒耗兵力,不易补充也。不如放弃决战,使之扑空,不能达成击破我军主力之目的;而且保全我势力,犹可屏障赣湘也”〔7〕。可见放弃的目的是再明白不过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