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市美学:向左走?向右走?

作 者:

作者简介:
万书元,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文化产业系教授

原文出处:
艺苑

内容提要:

今天的城市建设,在重心上应该有所转移,要把在体量上视觉上求大求高求美的冲动,化为对城市内涵和品质的提升之上;要把形式的修辞冲动,转化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生态修复上来,使城市美学变为一种有深度的美学、有意涵的美学、真正惠及大众的美学。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前,我国就制定了尽快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著名的“四化”,曾经让全中国人民激情澎湃的“四化”,至今尚未完全实现,另一种“四化”却已捷足先登,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城市化、老龄化、网络化和全球化。

      网络化、全球化,还有老龄化,并非中国所独有,姑且存而不论。城市化却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严峻的问题。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0.3》,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由36.2%提高到了46.6%,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也由4.6亿增加到6.2亿(2011年为6.65亿),净增1.6亿人①。据同一份报告预测,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2%左右,城镇人口在“十二五”中期将超过农村人口。

      如同过去我们从各种报告中获得的数据一样,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照例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但是,无论上述数据准确与否,都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城市化道路——国家统计局2008年发表的《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之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也证实:从1979年到1991年,全国共新增加城市286个;而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总数已达到655个,比1991年增加176个,增长36.7%。惊人的发展速度——而且在短期内,将走向一条单向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而非城市和农村双向对流的所谓城镇化道路。

      虽然中国社科院2011年《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出了推动双向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呼吁,但是,如果不从体制上系统地进行整体的社会改革,我们不难预见,不仅这种关于乡村人走进城市和城市人重返乡镇的所谓城乡一体化的设想会变成一厢情愿的空想,而且,所有那些更多地更快地发展乡镇和小城市的规划也会暗藏危机。

      理由很简单,中国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金融、医疗、卫生、体育、保健、娱乐、休闲、通讯、交通,所有的一切,和整个宏观政治一样,完全是一种金字塔结构:城市越大,它的整体资源配置水准就越高。正因为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基本上是农村人向往小城市或中城市(很少是乡镇),小城市和中城市则向往大城市,大城市则向往北京、上海或广州;相应的,则是乡镇拼命想要变成小城市,小城市想变成中城市,中城市要变成大城市,而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呢,则拼命想把自己塑造成像纽约或伦敦那样的国际大都市。②其结果完全有可能像中国高等教育一样:所有的成人(高中后)教育类学校都千方百计地要变成本科院校,所有的本科院校都千方百计地要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虽然几乎人人都知道国家教育必须有一个层次丰富、系统完备的生态系统,但是在实际上,处于中低位的学校没有一家安于现状,没有一家愿意扮演整个教育生态链中的那个虽然较为低端却十分必要的角色。

      中国城市体系的这种金字塔结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到改变,中国城市发展的单向的集中化和趋大性,也不可能会出现大的改变。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城市的发展,在规模和速率上,将维持在一种大开大合和高速运转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美学、建筑美学、城市文化学、城市社会学等领域展开深入的研究,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许有人会认为,城市美学或建筑美学只是一种形式美学或外观美学,是一种关乎造型、色彩和光线的学问,与城市发展并没有本质的联系。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这显然源于将城市和建筑完全等同于艺术的观念,一种非常古老的观念,当然也是一种极其有害观念。

      无论是作为城市居民,还是作为城市的过客,确实都有权要求一个城市有漂亮的建筑和街区乃至风景,但这不是城市的全部,也不是城市美学的全部。城市或建筑美学不只是一种形式美学或形态学,它同时也是一种功能美学、一种包含了伦理学的生态美学。

      一座城市固然要有美丽的天际线、清爽利索的街区、富有特色的建筑和景色宜人的公园。同时,它也需要有流畅的交通体系、高效的公共服务、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要有城市特有的秩序、节奏、情调,尤其是需要一种富有内涵的文化精神,一种人与城市环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和共生的生态精神。

      相对而言,一个城市在视觉性方面比较容易满足至少同时代人的愿望,即使只是部分的满足;而在功能性方面稍难,因为中国城市建设的顽疾历来就是重形式、轻功能,但是,即便如此,只要管理当局真正重视,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在城市文化精神的培育上,在城市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方面,却面临很大的困难。

      与文革时期相比,我们的经济不知增长了多少倍,然而,我们的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反而是退步了,我们的少年宫、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过去,从最基层的工厂图书室、各类中小学图书室,到区级图书馆、市图书馆,基本上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文化服务体系,虽然并不理想,但是,今天,我们还有这样的体系存在吗?即使有,它们还能够提供像过去那样的服务吗?

      当代城市文化生态的衰落和自然生态的衰落,其实是同步的,因为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当绿地和公园以及水体都在为开发商让路乃至牺牲时,文化空间也同样要为经济空间让路和牺牲。

      因此,如果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当今的城市文化生态指数作一个比较,我们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很多不该颠倒的东西全然颠倒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