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经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卫东,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作为一门涉及艺术、实验美学和神经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神经美学旨在探究人类艺术与审美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生物学或神经基础。该学科领域研究从神经科学家通过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分析以揭示与大脑机能运作机制相契合的艺术审美原理到更多研究者采用无创性神经影像学技术观测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过程的脑机制而不断取得进展。关于审美具身化与共(移)情的神经机制是神经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迄今该学科发展尚未成熟,在理论和方法学上面临着一些挑战性问题需要解决,关于审美加工及美感产生的神经机制尚有诸多疑点待澄清。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神经美学(Neuroaesthetics)这一新兴学科诞生于西方社会和科学界,视觉神经科学家Semir Zeki(1999)首创此学科名称,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美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euroaesthetics),因此被推举为现代“神经美学之父”。然而神经美学植根于Gustav T.Fechner于1876年创立的实验美学(experimental aesthetics),这位“心理物理学之父”开辟了以实证方法研究人类审美行为及其心理学原理的科学探索途径,从此审美规律的探究摆脱了哲学美学(philosophical aesthetics)形而上的先验思辩方式。一百多年后,神经美学沿循实验美学的科学实证探索之路继续前行,进一步探究人类审美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或神经机制。就其研究范畴以及所采用的方法而言,神经美学可被视为实验美学或心理美学(psychology of aesthetics)的子学科,也可被认为是神经科学的分支学科。或许可以用一个比喻来描述这三个学科的关系,即实验美学是神经美学的母亲,而神经科学则是其父亲。当然,无论是实验美学还是神经美学,其研究对象不能不涉及艺术,这反映在一些关于神经美学的学科界定和研究目标上,诸如:“艺术唯美知觉神经基础的研究”①;“关于艺术作品的思索和创作的神经基础的科学研究”②;“属于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新研究领域,探讨审美(尤指视觉艺术之美)体验的神经基础”③。由此可见,神经美学主要是艺术、心理学和生物学三大学科领域的交集,是艺术人文和自然科学交叉融合而对人类艺术与审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尤其是神经机制进行实验研究的新兴学科。

      一、艺术、审美心理与大脑

      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艺术历来是社会人文学者所涉猎的研究课题,其中很多人强调艺术的主观性、想象性、虚构描述性和个体独特性等特征,并认为其不适于用客观的、符合逻辑的、寻找普遍规律的实证分析手段来加以研究。然而,来自心理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者却甘愿承受被冠以“还原主义者”(reductionist)的批评质疑,孜孜以求,探询人类艺术行为以及审美心理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自Fechner首开审美现象实验研究之先河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对消沉,20世纪70年代Daniel E.Berlyne发表了其代表性著作《美学与心理生物学》和《新实验美学研究:走近美学欣赏的客观心理学》,他的工作“唤醒”了实验美学的研究(其理论强调生理唤醒对于审美体验的重要性),使其复兴而成为“新实验美学”。另一方面,以R.Arnheim为代表人物的心理学派将格式塔知觉原理应用于艺术与审美的研究分析,该学派的学术影响不能小觑。基于对:Berlyne理论的验证分析,C.Martindale的认知理论特别强调个人认知表征、知识结构对于审美心理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④。近年来,R.Reber等人论证了加工流畅性(Processing fluency)对于不同审美体验心理学原理的解释效度⑤。此外,H.Leder等人勾画了比较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框架⑥。T.Jacobsen及其同事提出了审美加工三阶段模型以及审美心理学研究领域架构⑦。著名认知心理学家Robert L.Solso探讨了视觉艺术知觉原理及其与大脑意识进化规律的关系⑧。由此可见,对于艺术与审美规律的科学探索与实证分析,心理学家从来不失其重要贡献,他们的工作为以后神经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时至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神经科学可为架构科学与艺术沟通之桥提供可能,这要归功于一些神经科学家慧眼独具的研究工作。他们以艺术家及其不朽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多了解人类心智本质,希望能解释像伦勃朗或毕加索那样的杰出绘画大师其艺术影响力究竟何在,通过对大脑的研究来解释什么是美轮美奂。他们认为任何用于描述艺术的形容词——含义模糊的词语诸如“美丽”、“优雅”等——在理论上应该有其相关神经对应。艺术本来就无神秘难测之处,其视觉或其他感知觉诀窍是能被破解的。他们希望能揭示绘画或雕塑中蕴含的“普遍规律”,发现每件伟大视觉艺术作品所共有的基本原理(当然不失其独特个性)。该阵营最有影响力的先驱人物除了S.Zeki,还有V.S.Ramachandran,以及M.S.Livingstone等。

      在其代表性著作《内在视觉:关于艺术和大脑的探索》(Inner Vision:An Exploration of Art and the Brain)以及相关研究论文中,Zeki认为,艺术是视觉之脑的延伸,艺术家利用不同的工具探究大脑的能力和潜能,就此而论可以说是神经学家。伟大的艺术家也许领先于神经科学家而早就开始理解视觉之脑的本质真相。若干年后,如今不断发展的神经科学能够包容研究那些长期以来被视为专属人文学科研究的资料。各种形式的艺术包括绘画、文学以及音乐等均是大脑的产物,关于艺术何以产生的研究能为人们了解大脑机能的组织运作提供重要线索。新生的神经美学领域从研究基本知觉过程起步,探索艺术创造性和艺术成就的神经基础,它终将揭示那些已被艺术家凭直觉成功运用的审美体验“法则”。Zeki坚信,神经美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美学理论的完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贡献,任何不基于神经生物学的美学理论都不可能令人满意⑨。

      凭借对西方艺术史上著名画作样例的视角独到的出色解析,以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M.S.Livingstone为代表的视觉神经科学家阐述了视觉艺术表现效果与视觉之脑信息加工模式的契合关系(parallelism)——蒙德里安风格独特的抽象画之所以吸引人,原因在于视觉皮层存在对直线边沿及其特定方向敏感反应的神经元,其几何形状的笔画顺应了此种神经元偏爱直线的“怪癖”;蒙娜丽莎若隐若现的神秘微笑源于不同空间频率视觉刺激的神经加工模式;莫奈《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一画中闪烁跳动的太阳(画家将其明暗度处理得与周围云彩的相同)是大脑视觉信息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sing)背侧通路(对于明暗对比、运动和空间位置信息反应敏感)与腹侧通路(对于形状和颜色反应敏感)相互作用的结果。画家在创作时利用大脑对视觉信息不同属性(颜色、亮度、动静)的分解和平行模块加工的机能特性,单凭明暗对比就可以描绘物体形状,因而颜色则主要被用来表达情绪。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图证明的论点是,视觉艺术遵循并展示视觉之脑的运行法则——在Zeki看来,最为重要的是“持恒”(constancy)和“抽象”(abstraction)两大法则——从而使其本身具有引人入胜的无穷魅力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