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2)01-0102-07 在美学理论中,有一个悖论一直困扰着我们:审美既是虚幻的想象,又是本真的存在;美既是真切的现象,又不是实在的对象。美学界争论不休的所谓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这个问题的延伸。究竟如何解释这种悖论呢?以往的美学,或者对这种现象作事实的描述,或者作心理学的解释,而没有给以哲学的阐释和论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回到哲学本体论上来,考察存在的基本规定:实有性与虚无性,从而确定审美的实有性和虚无性。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关于实有和虚无范畴 实有和虚无是哲学本体论的范畴,是对存在的规定。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它具有超越性。所谓超越性,是指存在作为本体,是生存的根据并且超越于生存。生存由此就具有了两重性:现实性和超越性。现实性是指生存背离存在的非本真性,它使生存表现为实存即有;超越性是指生存回归存在的指向性,它使生存体现为自由即无。由此,就产生了关于存在的矛盾的范畴:实有和虚无。存在既是自我肯定的方面——实有,又是自我否定的方面——虚无。实有范畴是从肯定方面规定存在,即存在具有本真性,它包括作为实存(在场)的根据、作为超越的可能以及作为本真的意义。存在作为实有,是一切实存的根据,为生存奠基,使存在具有在场的可能性,由此就肯定了生存的实在性而否定了虚无主义。生存不是虚幻的,它根基于存在的实有性,从而成为有而不是无。如此,世界才实在,人生才有意义,也才会有科学之真和道德之善。 虚无范畴是从否定方面来规定存在,即存在的非现实性,它包括:无形——不在场、不显现,非实在性、超验性;无名——非概念,不可言说性;无意义——没有确定的实际意义;无为——非功利性、非现实性等特征。实有和虚无是存在的正反两面,是二者的统一。实有和虚无这一矛盾范畴不仅是对存在的全面的规定,也使现实世界成为有(现实性)和无(超越性)的对立统一物。康德论证了本体的二律背反的性质,黑格尔论证了理念的逻辑规定的有与无,都是对实有和虚无的辩证关系的发现。 虚无和实有不仅是对存在的逻辑规定,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使生存虚无化和实有化。虚无化和实有化是虚无和实有的现身方式,也是存在的现身方式,也是生存回归存在的方式。实有化就是使生存归属存在。存在的实有性是现实之有的依据,也使生存拥有了超越自身、指向存在的可能性。因此,生存不是确定性、现实性,而是超越性、可能性。实有性在生存的期待中透露出来,它体现为人对未来的具体筹划和希望,但后面隐藏着的是更根本的生存的情绪,这是实有的召唤。 存在作为虚无又超越实存(有),否定实存,使其虚无化,而虚无也在虚无化中显示出来。虚无化就是存在对现实生存的否定,对有的消解。当人对现实世界的实在性发生根本性的怀疑、批判和否定的时候,就把现实世界虚无化了,从而产生了超越现实之可能。存在作为本体,异化为现实存在——生存,生存是存在的“残缺样式”,因此实存之有不是全有,而是有残缺的有,缺欠之处即虚无,生存被虚无包围。虚无来自存在,它成为现实生存的否定,揭示了现实的非存在性、非本真性。因此,海德格尔通过基本情绪“畏”使虚无显露:“恐惧(或译为畏——引者)显露出无”,因为畏不是对具体事物的恐惧,而是对存在者整体的否定性体验,他说“无是对存在整体的完全的否定”①。此处的“存在整体”,也有译为“存在者整体”②,实际是指生存。生存被虚无化,向存在超越,指向实有,而这种超越性即自由。因此,虚无是自由的可能性,虚无化是超越的环节。通过虚无化,破除世界实体的假象,进而超越现实生存,彰显出本真的存在。 虚无化就是使生存显示出非本真性,从而加以否定和超越。存在的虚无性表现为生存的缺欠,即生存的实有性是不充分的,它是非本真的存在。科学之真和道德之善都不具有本真性,科学不能充分把握世界,因此不是至真;道德不能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因此不是至善,它们都是有限的意义和价值。生存的不完善性体现于生存之苦恼。这种苦恼并不直接表现为一种海德格尔式的“基本情绪”(如“畏”),也就是说并不直接成为一种意识,不能直接发现虚无,它仅仅体现为一些具体的情绪如日常的怀疑、痛苦、无聊、绝望等,但在这些情绪后面,隐藏着生存之苦恼。潜在的是生存之苦恼虽然不能直接体验虚无,但暗示着虚无的存在。 历史上的哲学大体可以划分成有的哲学和无的哲学。有的哲学只承认实有而否认虚无,从而把存在实体化,生存变成了纯粹的有。无的哲学只承认虚无而否认实有,从而把存在虚无化,生存变成了纯粹的无。关于实有的范畴,西方古代哲学多有论述。西方古典哲学的主流建筑在实体本体论基础上,认为存在是有,实际上是把存在当作存在者,当作实体,因此是有的哲学。它否定存在的虚无性,认为“存在存在,而非存在不存在”。因此,存在成为实体(理念、物质、上帝等),成为世界的根据,世界变成了纯粹的有,从而掩蔽了生存的虚无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个别的事物,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念本体论,从而把存在确定为有。康德哲学把实体(物自体)悬置,认为它不是认识的对象,具有非实证性,从而透露了存在的虚无性;但又认为实体是信仰的对象,具有实有性。从根本上说,他把存在理性化,认为理性是实有,是世界的绝对的根据,从而抹杀了存在的虚无性,经验世界也因此丧失了虚无化的可能。康德美学揭示了美的二律背反性质,实际上是审美的虚无性与实有性的悖论。黑格尔哲学在逻辑上确立了存在的有和无两个对立的范畴,这是它的深刻之处。它认为理念在逻辑阶段经历了有—无—存在的思维行程,存在是有和无的对立同一,这种对立的规定贯穿在历史行程中。黑格尔理论的根本缺陷则是,理念被当作实体(存在者),它与现实在历史发展中达到完全统一,这就抹杀了存在的超越性与生存的现实性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抹杀了存在的虚无性。于是历史只是实在,而没有虚无化(辩证法的否定只是为了肯定),从而成为有的哲学。两方古典美学也把美作为实体的属性,如理念、上帝的属性,成为一种有,抹杀了美的虚无性,从而建立了有的美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把存在悬置,认为先验自我、先验意识是构成现象世界的本原。他认为可以通过现象学还原“朝向实事本身”,把握绝对的本质——实有。因此,胡塞尔现象学是先验的有的哲学。两方的经验主义哲学和现代分析哲学也属于有的哲学,它取消了存在的超越性,只是肯定了世界的有,抹杀了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