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童分类号:1674-7089(2011)03-0120-06 一、文化学转向的背景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美学,以及在哲学和美学影响下的文学艺术的研究,都经历了三次转向。这三次转向分别是20世纪初的心理学转向,20世纪中叶的语言学转向和20世纪末的文化学转向。前两次转向构成了文化学转向的背景。 (一)心理学转向 从古希腊开始到西方18世纪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资料主要呈现为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作家和艺术家的随感式的文字,其中包括一些文集的序跋,例如巴尔扎克和雨果为自己的作品或作品集写的序言,史达尔夫人对莎士比亚的评论,罗斯金为报纸和刊物写的随笔性专栏,歌德与爱克曼的《谈话录》。这些片段是作家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是为自己的创作做辩护所写所讲。这些随感式的文字中有许多真知灼见。但是,随着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成为一个专业,就开始了一种美学领域的学术性写作的追求。 美学上的学术性写作也可以溯源到古代希腊。如果说柏拉图仍只是写一些对话体著作,那么,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开始了对包括“诗学”在内的许多专门学术著作的写作。德国唯心主义兴起以后,美学成为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再到叔本华、尼采,一系列的大体系的建构者们,都将美学看成是他们的体系的组成部分,从而写出专门的具有体系建构性质的美学专著。 美学上的两种文本并存、两条线索并行,似乎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但到了19世纪,第三条线索开始出现,这就是美学上的心理学倾向。 19世纪的艺术,是随着一个重要的运动而开始的,这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观念促使人们思考怎样去研究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的历史研究者们就开始关注艺术家的生活时代、生活经历、性格、创作道路等,这形成了书写文学史的固定模式。到了19世纪后期,一些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研究家们就开始对这种研究模式表示不满。 在德国唯心主义泛滥之后,唯物主义倾向开始抬头。19世纪后期,德国又出现了实验心理学。最早提出建立实验心理学的,是费希纳和冯特。20世纪初,美学中的心理学倾向已蔚为大观,如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就是集中了当时心理学美学的一些最流行的成果而写成的,是一部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二)语言学转向 20世纪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二个重要转向就是语言学转向,这个转向大致从20世纪前期开始,直到20世纪中后期完成。语言学在20世纪影响重大,以至于一些哲学史家们将20世纪称为语言学的世纪。关于语言学转向包括人文学科一些根本问题和基本思路的改变,其中最为根本的一条,是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语言学转向体现在文学批评上,有所谓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理论旅行历程,即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布拉格学派,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这是一个在欧洲大陆上旅行的理论历程。在英美,还出现过强调文本细读的英美新批评。语言学转向带来了对作品本身的研究,使人们看到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意义的一致性,从而使研究者的关注回到作品本身,对作品形式的研究得到了特别的发展。 由于语言学转向,在哲学上则出现了分析哲学,如美国哲学家怀特的《分析的时代》即是与语言学转向联系在一起、互为因果的;在美学上,则出现了分析美学,开始对文学艺术批评所使用的术语进行语义分析,从而将美学定义为“元批评”,即“批评的批评”。这种意义上的美学强调美学的间接性而不对艺术进行审美评价。 二、文化学转向之源 当我们说审美是无功利的,艺术是自律的、独立的,艺术作品自身构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或小宇宙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虚幻的假设。这种假设是在康德哲学的影响,或以康德为代表的从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哲学影响下形成的。这种观点从整个历史长河中看是十分奇怪的:过去从来没有,以后也没有过这种纯而又纯的艺术观。但是,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康德体系统治着整个美学界有二百年之久。在这二百年中,人们总是在努力超越康德体系,但实际上还是在这个体系当中,例如,从费希特、谢林,到叔本华、尼采,都在批判康德,但他们都生活在康德体系的巨大阴影下,他们的批判,都是对康德美学观的一些关键方面的强化。再如,爱德华·布洛好像是在建立一种心理学美学的观点,但是,他的这种观点并不是实验心理学,而只是一种简化了的哲学,是从康德到叔本华再到爱德华·布洛关于审美态度学说的发展。 康德的审美元利害和艺术自律的观点影响深远,但从另一方面说,最早的反康德线索的美学家恰恰是康德的最早追随者弗里德里希·席勒。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套用了康德的哲学模式,将二元对立的哲学转化为感性与形式两种冲动,再将审美与作为这两种冲动结合的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联系起来,并且提出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式”。我们常常说,艺术无功利性,也就是说,“艺术无用”。说艺术无用的人,用“无用而有大用”来辩护。这是对于艺术无用的一种辩护,但细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强调有用。席勒恰恰就是强调它有用的一面,强调艺术对于社会改造的一面。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康德,是指人们一般所理解的康德。康德本人的思想,要比这复杂得多,他提出美是德行的象征,并不是只重视审美的感性特征。 18世纪和19世纪的一些激进的思想家,如圣西门、傅立叶、孔德、蒲鲁东等人,都在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还有一些在英国的左翼思想家也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如莫里斯;在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对文学改造社会的功能的理解;在美国,从爱默生到杜威对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如古代的“文以载道”思想,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和毛泽东的文学工具论等。当然,还有影响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很多手稿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被整理和重新解读,成为20世纪后期的美学和艺术思想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