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文化论争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海燕,女,1956年生,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原文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断冲击激发出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中国思想界从洋务运动至五四时期先后提出“中体西用”和“西化”作为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到30年代,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又以文化论争的形式出现,其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以往。尽管这场论争存在着从文化层面探讨现代化理论而忽略其它层面等局限,但它所提出的“本位文化”、“全盘西化”以及直接用“现代化”一词表述的种种模式与理论,既有不同于西方的独立的理论意义,又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30年代 文化论争 现代化 中体西用 西化 中国本位文化 全盘西化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发展建设的总目标,也是几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宏伟理想。如何实现现代化,走什么样的现代化之路,一直为近百年来中国思想界所关注。五四时期及其后的一系列文化论争,其实质都是关于现代化之争。30年代这一争论达到高潮。今天重温这场争论,探讨其中的得与失,无疑会对我们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

      所谓现代化,笼统地说是一个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所经历的巨变。它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并非单纯的经济腾飞。就中国而言,近代以来为振兴国家而进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运动,从现代化的理论视角来看,都可称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运动。具体到文化论争上,则可称其为体现了思想界关于中国走何种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思考。

      与多数落后国家一样,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是被动的,属诱发型〔1〕,即是在西方的冲击和国际环境影响下导致的社会激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殖民地化程度步步加深,由此产生了中华民族如何自强保种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看来,自强保种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华夏”与“夷狄”的区别主要体现于文化。中国文化不存在了,中国也就彻底灭亡了。因此,西方的冲击被他们归结为主要是文化的冲击,中国对之作出的反应也应该主要是文化的回应。这便是近代以来一系列东西文化论战之由来。

      东西文化论战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中经维新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达到一个高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士大夫为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最早提出的关于现代化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口号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今天看来有很多缺陷,故颇遭訾议,但它毕竟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已开始走出中世纪,步入近代,即承认中国文化并非完美无缺,而是有可补之处。“中体西用”实际是一种被动现代化的文化模式,即在保有中国文化之“体”的前提下,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而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这一模式在以后的实践中失败了,说明它对于治疗中国之疾不对症,因而逐渐被新一代知识分子所抛弃。

      新文化运动之时,陈独秀旗帜鲜明地主张接受近代西洋文明,实行“欧化”,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论。他所提出的“欧化”即后来人们所说的“西化”,其内涵就是科学化和民主化。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对现代化的基本理解。胡适则进一步提出东方落后民族应普遍以西化方式实现现代化,追赶西方。这样,陈、胡等人挑起了持续十余年的中西文化论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西文化论战也出现了转折。曾大力讴歌过西方文明的梁启超从战后残破的欧洲游历归来,对西欧文明的幻想破灭了,号召青年以“孔老墨三位大圣”和“东方文明”去拯救西方文明。与此同时,鼓吹西方民主自由最力的陈独秀,则从向往西欧文明转向推崇俄国社会主义新文明。另外,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首次把中国、印度与西洋三种文明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独创的文化多元论来反对当时西化论的文化一元论。不过,尽管思想界出现了这些新变化,从总体上看,其本质仍为中化与西化之争。

      中西文化之争到20年代后期逐渐沉寂下来。然而仅隔几年,到30年代初,新的论战又爆发了。此时的思想界视野更加开阔,已不再囿于中西文化观的狭隘争论,而是在更广泛的领域探索中国走何种现代化之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一词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科学词汇,已在报刊上被较多地使用。1933年7月, 《申报月刊》为纪念创刊一周年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结果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现代化趋向问题的大讨论。随后不久,1935年1月,王新命、何炳松、 陶希圣、萨孟武等十位教授联名在《文化建设》月刊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号召开展文化建设运动,又引发出新一轮的文化论争。从这次论争的深度和广度看,完全可以说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思想界掀起的又一狂澜,是关于中西文化、现代化道路理论之争的新阶段。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已大大超出了以往争论的范围,即使是一些老问题,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和现代化的理论建设来说,这场论争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二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为什么要提出建设中国本位文化?宣言认为,这是因为“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由这没有特征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所化育的人民,也渐渐的不能算得中国人”。故而“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第二,追溯过去。宣言认为:“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曾占过很重要的位置。从太古直到秦汉之际,都在上进的过程中。……但汉代以后,中国文化就停顿了。……直到鸦片战争才发生了很大的质的变动。”是外来的冲击使中国文化渐渐失去了本位的特征。第三,如何进行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提出的基本原则是“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2 〕这篇宣言在当时的思想界激起轩然大波,随即引发出一场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大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