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双重维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文兵/荆世群,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王文兵(1966-),男,博士,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暨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荆世群(1977-),女,硕士,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

原文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如何将中国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现实要求与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共产主义理想能够成为引领和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面临的最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构想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宏伟蓝图,具有现实与理想的双重维度,一方面向下直接根植于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向上与共产主义理想保持密切联系,集中地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1)04-0001-06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社会通向共产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这一历史使命要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在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历史性地构建一种合理的张力关系,阐明中国杜会通向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基础、阶段性目标和必经步骤。这种张力关系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追求和价值关怀,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冷静的现实态度和事实关怀。如何将中国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现实要求与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共产主义理想能够成为引领和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面临的最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构想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宏伟蓝图,具有现实与理想的双重维度,一方面向下直接根植于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向上与共产主义理想保持密切联系,集中地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

      一、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

      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欧美诸国并没有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预言的那种社会主义革命。恩格斯晚年已经认识到欧美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促使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和胜利的成熟程度。然而,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却在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社会运动向制度性实践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和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并将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建立了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共同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对抗的世界格局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的国家,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既难以走资本主义道路,又难以固守自己原有的社会道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谋求自己独立自主的现代发展道路。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性认识和关键性抉择。因此,如何历史性地建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寻找中国社会通向共产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就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李大钊曾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例如民主主义的理想,不论在哪一国,大致都很相同。把这个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有些不同。社会主义,亦复如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他的实境。”[1]3李大钊等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已意识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复杂局面。

      从中国社会现实到共产主义理想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历史距离;任何跨越性行动都难以迅速弥合这一距离。但这种历史距离不是永远不可跨越的永恒鸿沟,在高远的社会理想与落后的社会现实之间能够通过一系列历史阶段及其奋斗目标衔接起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距离和强烈冲突,不仅没有使中国共产党人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反而使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这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的理想作为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现实的动力和尺度。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李大钊强调说:“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他们实验自己生活上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种工具)。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一个的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所以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1]1-2在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以后,如何探索和筹划从现实到理想的正确道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认识和解决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阐明中国社会通向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系列必经历史阶段,才能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将理想追求和现实要求协调起来并互相促动,达到改造中国社会现实的目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不仅内在地承续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张力,而且又加载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特殊张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张力结构。

      尽管俄国革命为中国革命树立了一个榜样,但在一个比俄国更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并且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的中国,要找到通向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道路,其问题和困难依然是空前复杂的。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社会,在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紧张关系。中国社会现实状况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只提供了一个很低的历史起点和很差的客观条件。高远的理想追求和落后的社会现实状况之间的巨大反差和矛盾势必给中国共产党人造成极其严重的思想冲突和心理紧张,以及由此形成一种急不可待的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容易使他们陷入各种极端倾向以及怀疑和失望的境地。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中,经常交替出现以下两种思想和心理倾向,一种倾向是出于对“理想社会”的热望而形成的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和盲目乐观,另一种倾向是出于落后社会现实状况而滋生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或“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悲观失望。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满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承载着中国社会现实的沉重负担。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探索中国社会通向共产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必须同时“两边挑”,“扣其两端而问”,“上下左右反复掂量”,寻找一种恰切的现实支点和理论重心,适时确立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现实要求的奋斗目标,才能建构起理想与现实得以合理互动、相互激荡、相互牵制、相互补充的张力结构,以理想力量向上引导、提升现实力量的沉沦趋向,以现实力量向下制约理想追求可能滋生的激进倾向和急躁心理;否则,倒向任何一边都势必要摔跟头,陷入失败境地。倒向理想一边,人们将“不堪其轻”;倒向现实一边,人们将“不堪其重”;只有理想与现实交相为用,相互制衡,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合理把握、确立和衡量中国社会改造的奋斗目标及其“前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稳扎稳打,不断前进,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现实走向共产主义理想的历史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