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链接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作 者:
周波 

作者简介:
周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周波(1952—),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必须从意识形态与文化形态等多元文化视角进行全方位观照,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定位解读,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全面的阐释;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与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都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论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取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文化发展空间。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1)05-0054-06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社会正悄悄地经历着一场重要的文化转型。这场文化转型被学界称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实际上准确地说,它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回归,或者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链接。中国文化传统的回归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中国文化主体地位重新确立的时代,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时代。一切历史文化现象都必须在这种变换了的视角下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任何思想理论都需要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重新阐释或建构。

      无可争议,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其现实意义都在于建设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以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何为中国特色?早在新世纪初就有学者指出:“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用中国人自己的目光、观点和理解;就是必须连接六七十年来被忽视以至中断了的古代文学理论传统。”[1]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及文论的重新链接,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文化链接的角度谈谈对当前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问题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多元文化视角的全方位观照

      纵观学界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大致有两种主要的类型:一是封闭式的研究;二是开放式的研究。所谓封闭式的研究是指研究的视角主要限定在毛泽东思想自身及其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域范围。而开放式的研究则是指超出上述领域进行文化的研究或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其理论触角延伸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或欧美现当代思想文化等更为广阔的领域。总的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历程是由封闭式的研究发展到开放式的研究,其研究视野不断扩大,其研究纵深不断深入。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与当代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共同经历了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视角的研究,过渡到审美文化、跨文化视角研究的嬗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其一,政治阐释阶段。20世纪50—80年代,学界与政界保持一致,其研究往往局限于单纯的意识形态范围,尤其把毛泽东文艺思想政治化,即将其看作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文艺政策、方针,从而进行政治化的解读和诠释。不仅在学术论文中,甚至在60年代初出版的较权威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如以群主编的《文学基本原理》、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中都留下了这种政治化的明显痕迹。文艺的政治性、阶级性、倾向性、政治标准等成了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和核心问题,文艺与社会生活、与政治及经济基础的关系等外部关系成了文艺理论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

      其二,审美阐释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文艺自身的问题更受关注,学界开始着眼于探讨文艺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的特征。在此背景下,文艺批评理论领域出现了“去政治化”的思潮,于是文艺的政治性、阶级性、倾向性这些政治化的理论术语逐渐从文艺理论体系的中心淡出,而退居边缘。

      尽管80年代后期人们的审美意识普遍觉醒,但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审美特性的认识却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曲折过程。当时有人从审美的立场出发审视毛泽东文艺思想而否定文艺政治性,声称:“文艺就其本性来说是审美的,即是在想象与情感所虚构的形象世界中领悟人生之幽邃,它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接受者的文化人格建构,但决无直接介入现实以改变历史格局之功。那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领地,无须文艺染指。”并由批判文艺政治性进而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审美特性:“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内核”“就是坚执文艺从属于政治,亦即片面强调文艺的政治实用功能,偏偏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2]这种偏激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争鸣,引发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审美问题的讨论。从90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审美特性的认识逐渐明确,从而加以充分肯定,并对其审美主体意识、审美价值观、审美情感论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此阶段学界对文艺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以审美的观点对文艺现象和文艺理论问题进行重新阐释。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美学解读,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审美特色、审美价值、审美追求的探讨等。当然首当其冲的是关于文学本质特性的重新解释。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教科书中,作者综合钱中文、童庆炳等人的观点,把文学定义为“审美意识形态”。从而改变了早年教科书中把文学单纯解释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做法。毫无疑问,他们倡导“审美意识形态”说,在对文学的阐释上是一种推进,将政治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审美的意识形态向文学艺术的实质内涵更靠近了一步。但是,这种阐释的保守性和不科学性很快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了。

      近年来,这种“审美意识形态”说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尽管参加争论的各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其建构又面临着新的突破。这种突破是什么呢?人们对文学的理解愈来愈接近文学的本体或本质,既需要摆脱单纯的意识形态说的束缚,又需要摆脱单纯的审美说的局限。实质上,“审美意识形态”说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将“审美”与“意识形态”牵强地连在一起,而且在于把文学仍然定位于意识形态,或者说仍然等同于意识形态。这说明论者在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理解上并没有摆脱意识形态说理论框架的局限,正像80年代以前对文学的认识没有摆脱政治说、阶级说理论框架的束缚一样。愈来愈多的学者指出,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不过它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到底是什么?这正是这次争论试图解答的难题,在不否定其意识形态性的前提下来回答其非意识形态的本体特性,以求对文学本质问题作出较为科学的解释。既然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都属于意识形态,那么文学只是意识形态之一,把文学定义为意识形态就没有实际意义。例如哲学就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或者被《辞海》解释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并没有被解释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其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不如说是它一种文化形态。在我看来,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它是通过包含人生意蕴的体验性话语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审美文化形态。文学属于意识形态,或者说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这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文学具有政治性、阶级性一样,它们都属于一般社会属性,似乎没有必要在文学的定义中进行全面表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