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不久,正当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带领全国人民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预想不到的严重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高岗、中央委员饶漱石联手进行反党分裂活动,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建国初,高岗任中共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饶漱石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是东北、华东两地的党政一把手。1952年下半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央领导的决定先后将他们调来北京,高岗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饶漱石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高岗在进京之前就已经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现在又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新组建的国家计委权力很大,人称“经济内阁”。但高岗对此并不满足。他知道中共中央正在酝酿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要进行新的人事安排,个人野心急剧膨胀。同样野心勃勃的饶漱石,同高岗一拍即合。两人一唱一和,伺机兴风作浪。 可是,在他们的篡权野心面前,横着两座巨大的障碍,就是刘少奇和周恩来。长期以来,刘少奇、周恩来一直是毛泽东的左膀右臂,无论是资历、能力还是威望,高岗、饶漱石都无法同他们相比。可这时,高、饶已利令智昏,特别是高岗,以为只要把刘、周扳倒,他就能一窜而上,执掌大权。 正在这时,高岗发现,毛泽东在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等问题上和刘少奇有不同看法,对周恩来主持的政务院工作有不满意的表示。他以为这是毛泽东开始对刘少奇、周恩来不信任,不禁心中暗喜:机会来了。 1953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财经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程是讨论制订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同时对财经工作中在推行修正税制等问题上出现的缺点进行批评和总结。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兼财政部部长的薄一波。薄一波曾在刘少奇领导下工作过较长时间。高岗一看有机可乘,便首先发难,在会上猛攻薄一波,采用含沙射影的手法,“批薄射刘”。 在会下,高岗更是格外忙碌。他的住处东交民巷8 号一时车水马龙。他频频约人谈话,散布流言蜚语,在背后中伤刘少奇、周恩来。他造谣说斯大林不喜欢刘少奇,也不重视周恩来,而最赏识他高岗,拍过他的肩膀。…… 这时高岗的狼子野心还没有暴露,所以毛泽东要他找刘少奇直接谈清问题。高岗却做贼心虚,一直没有去。 倒是刘少奇心里坦然。他听说高岗对他有意见,便主动去找高岗谈话,连着谈了两次。可高岗根本不是出于公心,谈话没有起任何作用。 全国财经会议开了将近两个月,到8月中旬才结束。 会议的后期走偏了方向,对薄一波作了不公正的批判。 财经会议开完了,可高岗的非法活动有增无减。他南下杭州、广州游说,四处放风说:毛泽东已不重视刘少奇,打算让刘少奇搞“议会”,让高岗搞政治局。他还表示不同意周恩来当政府总理,主张由林彪担任。 高岗还用拉拢的办法同邓小平谈判,说刘少奇不成熟,要邓小平和他一起拱倒刘少奇。邓小平当场驳斥这种说法,明确表示反对。高岗不甘心,又去找陈云谈判,提出: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遭到陈云断然拒绝。 邓小平、陈云这才觉得问题严重,很快去向毛泽东反映高岗的这种不正常活动。 高岗一直执迷不悟,采取了孤注一掷的态度。1953年12月下旬,毛泽东准备去杭州休假和主持起草宪法。他依照过去惯例,提议在他外出期间由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鉴于当时情况提出谦让,说:还是由书记处同志轮流负责好。书记处的其他同志都不赞成轮流,主张仍由刘少奇主持。高岗却跳出来反对,一再坚持说:“轮流吧,搞轮流好。” 人们终于逐渐看清了高岗、饶漱石的真面目,许多领导干部陆续向中共中央揭发他们的不正常活动。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决定在毛泽东外出休假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毛泽东在会上针对高岗、饶漱石的行径警告说:“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阴风,烧阴火一般地下水。” 毛泽东的发言,把高岗、饶漱石的问题的盖子揭开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去杭州休假和领导起草宪法草案,刘少奇留在北京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刘少奇很快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送给毛泽东审改。文件中虽然没有点名,内容却是针对高岗、饶漱石的分裂行为的。 鉴于事情的重要性,毛泽东决定提高规格。1954年1月7日,他在杭州写信给刘少奇,提议召开中共七届四中全会,由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请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毛泽东还提出全会上应开展自我批评,但他特别叮嘱刘少奇本人作自我批评时“内容宜适当,不可承认并非错误者为错误。” 眼看阴谋越来越败露,高岗慌了手脚。他给毛泽东写信,承认犯了错误,表示要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作自我批评,还要求去杭州同毛泽东面谈。毛泽东拒绝了他的要求,写信给刘少奇说:“他所要商量的问题,请你和周恩来同志或再加邓小平同志和他商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