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破坏党内民主的几个特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济生 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 宋歌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原文出处:
哈尔滨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九五九年党的庐山会议,破坏了党内民主,并对后来党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严重危害。实践反复证明,党内民主如何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关系极大,什么时候党内民主正常开展,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党内民主遭到破坏,革命和建设事业就损失惨重。在我党历史上,党内民主每次遭到破坏,都和当时具体历史条件有关,因而各有不同特点。张弓、陈诗惠已结合党的指导思想的失误,论述了党内民主遭受破坏的事实和经验教训〔1〕。 本文仅就庐山会议破坏党内民主的几个特点,谈点管见。

      一、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

      庐山会议第一次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这是它的一个首要特点。张弓、陈诗惠正确指出:“庐山会议开了把党内不同意见和阶级斗争等同起来的扩大化错误的先例。”〔2 〕庐山会议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的搞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由党外到党内的,是社会上阶级斗争扩大化所致。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是他一九五七年以来“左”的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九五七年七月,毛泽东就在青岛会议上提出开展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党的工作重点转折时期的重大理论失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在政治战线、思想战线还要进行革命,这显然是没有根据的,是错误的。为时不久,一九五八年三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国内存在两个剥削阶级,两个劳动阶级的论断。接着,毛泽东在十一月的武昌会议上又作出政治上思想上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还存在的论断。这就重新确立了一个划分阶级的标准。从政治上思想上来划分阶级,这显然是对列宁关于阶级的科学定义的否定,这是明显的理论失误。这种失误就必然扩大社会上阶级斗争的范围。

      这期间,毛泽东在阶级斗争理论上的失误,是针对社会分析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当时有一个通行看法,党内的思想分歧都是社会阶级斗争的反映。这种观点在阶级社会的一定历史环境下是正确的。在阶级消灭之后,再通用这种提法就缺乏根据了。如果承认社会上存在着政治上思想上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那么,再利用党内的思想分歧都是社会阶级斗争的反映的提法,就会在党内出现思想分歧的时候,顺理成章地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

      在一九五八年一月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批评“反冒进者”离右派只剩五十米,已经露出把党内的思想分歧看成是阶级斗争的表现的端倪。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张闻天等人激烈批评大跃进的失误,这不比反冒进更严重吗?所以和右派就没有什么距离了。从而得出了“庐山出现的这场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的错误论断。这显然是把“社会上阶级斗争”扩大、引入到党内的结果。这是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逻辑发展。

      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这就必然猛烈冲击党内民主的常轨。首先,表现在全党开展反右倾,进一步破坏地方和基层的民主。既然党内有阶级斗争,当然不能局限于中央,下层也会有这种斗争。因此,在八届八中全会的同时,会外也展开了反右倾斗争。八月十四日中央转发的《辽宁省委关于执行“中央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的报告和毛泽东同志的批示》中指出:“有些地方存在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向党猖狂进攻的形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浪潮,把地方和基层许多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打成“右倾机会主义者”。以此为例,以后凡中央出现什么分歧和斗争,总要波及全党,在各地揭发批判“追随者”和“代理人”。

      其次,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使党内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唯恐被打成阶级敌人而不敢开诚布公谈出自己的看法。被敌人打倒是光荣的、被自己的党打倒是可怕的。正如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所说:“被国民党杀头不要紧,被共产党杀头还要遗臭万年”。〔3 〕这就使许多人在真理面前却步了。总之,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就直接破坏了党内民主。

      二、采取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新形式

      庐山会议破坏党内民主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个人专断之下,通过中央全体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所说新形式,是区别与党的历史上王明、博古、张国焘搞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次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和过去搞过的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给被打击者撤消职务,进行政治诬陷、扣政治帽子、人身攻击等等。不同点,王明、博古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依靠宗派主义和共产国际,响应的人是一部分;张国焘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除了运用王明一套之外,还要用军阀主义与阴谋暗杀等手段,响应的人很少;庐山会议这次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是在个人崇拜的影响之下,由毛泽东搞个人专断,迫使中央全体站在他一边,通过“合法”程序进行的。请看下列事实。

      在庐山会议开始到七月十六日,与会者出现了分歧,尽管这种分歧很大,但仍然属于认识上的不同。就是七月十六日以后到二十二日,尽管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信标上“意见书”,但这种分歧、争论仍然没有政治化。只是到了七月二十三日,情形为之一变,没有不同声音了,但“多数同志的批评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心平气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4〕七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在《对于一封信的评论》中,说彭德怀他们的活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并要求那些在紧急关头不坚定、摇摇摆摆的同志,迅速改变态度。这时斗争不仅对事而且对人。〔5 〕问题严重了,支持彭德怀的同志没办法,只好收回过去支持过彭的发言。大家一齐扣帽子、打棍子,终于在毛泽东的个人专断影响之下,倒向一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