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绩效评价 绩效一词使用相当广泛,其释义包括业绩、成绩、执行、表现等,主要指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实现预定工作所采取的行为。用公式表示为: 绩效=行为(如何做)+结果(做得怎样) 行为关注的是绩效实现的过程,适用于通过单一方式或程序化方式达到的绩效目标;结果关注的是绩效结果或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由下列要素构成:评价主体(评价者)、评价客体(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评价主体是绩效评价的行为主体,可以是特定的组织机构,也可以是自然人;评价客体是评价的行为对象,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而确定的;评价目标是评价的立足点和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中评价指标是对评价客体实施评价的重要依据,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参照系,评价方法是具体实施评价的技术规范;激励机制是评价行为的延伸和反馈,有利于评价客体行为的改善。 内部审计的本质是防范组织风险、增加组织价值,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讲究绩效。评价内部审计绩效的主体可以是外部组织、高层管理者,也可以是内部审计人员自己。在目前外部评价机制并未建立起来的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开展内部审计绩效评估工作,使高层管理者看到内部审计的成效,看到内部审计的希望。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立足点是一个组织价值的增加,评价的客体可以是整个经营活动,也可以是物资采购活动、成本管理、基建工程等方方面面。至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则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具体评价对象作出相应选择,经济增加值(EVA)就是其中之一。积极开展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有利于量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是考核内部审计人员业绩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行为的不断改进。 二、关于EVA的基本原理 EVA是经调整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EVA法是以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及所需投入资本的总成本为依据评价经营绩效的方法,也是以EVA理念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制度。EVA 计算公式为: EVA=NOPAT-CXKW 其中:EVA—经济增加值 NOPAT—经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 C—全部投入资本的总额 KW—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EVA比较充分体现企业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避免会计利润的局限性,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全面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EVA度量是资本利润,而非企业利润;是资本的社会利润,而非个别利润;是资本的超额收益,而非利润总额。以EVA作为评价体系的目的就是促使经营者像所有者一样思考,促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趋向保持一致。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借鉴EVA的基本原理,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内部审计工作本身发生的成本,表现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办公经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审计培训费用等;二是内部审计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表现为节约的开支、降低的成本、核减的工程造价、新增的投资收益等,可用下列计算公式表示: 内部审计绩效=审计后新增的效益-审计成本(公式一) 公式一,没有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如果考虑资金成本因素,公式一改造如下: 内部审计绩效=(审计后新增的效益-审计成本)-(审计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公式二) 公式二,使股东利益、管理者的利益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从根本上趋于一致,既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企业经营计划的畅通实施,内部审计工作不再是管理的“绊脚石”,而是“催化剂”。 计算结果,大于零,说明内部审计工作有成效;小于零,说明内部审计工作根本无成效。 三、EVA原理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对于内部审计绩效,一般理解为内部审计职能的效率与效果,侧重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实现年度审计计划,常见的表现形式: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未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提出建议的数量;被采纳的审计建议数量;审计后节约的资金数量;审计工作消耗的总工时数;审计工作的总成本数等。缺乏对内部审计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是否能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等的评价。 现以实例分析EVA原理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假设采购物资一批,原计划采购总金额20000元,经审计确定金额为18000元(降低采购价格、节约运输费用等,但原材料采购的数量、质量和等级保持不变),该项目的审计经费消耗(含人工成本、差旅费、办公费等)1000元,假设资金成本率为10%。 根据公式一计算: (20000-18000)-1000=1000(元) 根据公式二计算: (20000-18000)-1000-1000×10%=900(元) 假设上述事例中,审计经费支出为1900元,其他资料不变。 根据公式一计算: (20000-18000)-1900=100(元) 根据公式二计算: (20000-18000)-1900-1900×10%=-90(元) 显然,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内部审计绩效是不同的。作为股东和高层管理者,更关注公式二的计算结果,并以此考评内部审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