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审计,主要采用审阅法、核对法、复核法、分析比较法等方法,对各项无形资产的性质、受益期限、持有使用状况等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摊销政策、方法是否恰当,是否与上期一致,若摊销政策方法发生改变,还要确定其依据是否充分;确定其摊销增减变化的记录是否完整,摊销方法、累计摊销额等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否完整披露。在具体审计中应重点把握以下细节技巧: 一、审查无形资产摊销基础的规范性:通过审阅无形资产核算资料,复核无形资产明细账及其相关会计凭证中注明的无形资产价值、时间和有效使用期限,并计算应摊销金额,关注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否规范,摊销基础是否规范为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是使用寿命内的工作量,验证其应摊销金额是否在预计的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地摊销。如否,则认定记录企业采取将预计无法从未来收入中得到补偿的未摊销金额长期挂账,或不作账务处理等手段,不摊、少摊、多摊或乱摊费用,调节利润的行为和数额。 二、审查无形资产摊销范围的恰当性:通过审阅相关资料中的各项无形资产的性质、构成内容、计价依据、受益期限、持有使用和保密状况等,关注其是否准确界定在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范围之内,验证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否按规定在持有期间内不摊销其价值。如否,则认定记录企业利用扩大摊销范围的方式操纵利润的数额。 三、审查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合法性:通过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摊销明细表,复核计算无形资产本期摊销额的计提及其加计数,关注选择的摊销方法是否恰当地反映了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验证受技术陈旧因素影响较大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是否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余额递减法)进行加速摊销;验证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是否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验证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无形资产,是否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并检查摊销方法是否一致地惯用于不同会计期间。如否,则认定记录企业因不恰当使用或随意转换摊销方法,故意多摊、少摊或不摊,从而操纵利润数额。 四、审查摊销账务处理的正确性:通过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复核计算无形资产的本期摊销额及其加计数,关注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报表数是否相符,应摊销金额是否以所服务的对象为基础分别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验证摊销额是否等于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和减值准备后的余额;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者其他资产且其所包含构经济利益是通过转入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中实现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额,是否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没有具体服务对象,与特定产品或资产无直接关系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额,是否计入当期损益。如否,则认定记录存在故意乱用账户,将摊销额计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之外的账户的行为。 五、审查无形资产残值确定的公正性:通过审阅“无形资产”账户及所属明细账,抽查复算某项无形资产在某一个计算期间的应摊销额,关注确认无形资产预计残值的标准是否合理,即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情况下是否规范地视为零(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或者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的情况除外),验证该项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计算是否准确,在各期的摊销价值是否等额。如否,则说明其无形资产摊销存在问题,可进一步认定记录企业利用残值不恰当扣除的错弊方式,少摊成本、虚增利润。 六、审查无形资产有效期估计的客观性:通过审阅企业无形资产有效期文件,复核计算各期应分摊的无形资产价值,并对比“无形资产”账户及所属明细账,关注企业相关文件和资料确定的无形资产有效期是否合理,无形资产在各期的应分摊价值与无形资产账面各期已摊销额记录是否一致。验证同一无形资产的有效期是否保持一致。如否,则认定记录企业采取不按法定有效期或受益期限计算摊销等任意变动摊销期限的手法,人为变更各期无形资产摊销成本费用,挤占调节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