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财务违规形式 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财务违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滞留经费、延缓拨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财政拨付资金未能及时拨付,将资金滞留在主管部门。 (二)挤占经费、挪作他用。一些主管部门利用手中权力,左右经费分配,并从中谋利。 (三)预算失控、决算失真。对预算编制的重视不够,编制随意性较大;使用过程中擅自扩大支出范围、超预算支出,挤占、转移或挪用;决算信息严重失真,不及时结题,不按规定上缴经费结余等。 (四)虚设课题、转移资金。与基层科研机构相互串通、虚设课题,转移资金。 (五)未专款专用。经费使用住往超越了合同规定的范围,如大额财政经费用于人员开支。 (六)监管不力。主管部门只重视资金分配,忽视监管,未及时组织验收,没认真执行项目追踪反馈制度。 科研经费审计内容 科研经费审计以科研经费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为核心,目的是保证科研经费收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促进被审单位严格执行相关科研经费制度。具体审计工作包括: (一)经费落实情况审计。审查是否按项目合同和预算及时足额到账,并找出未按进度到款的原因。 (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审查是否严格按预算规定的内容及额度开支;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及国有资产管理等专项规定。 (三)验收结题审计。审查结余经费的收支情况,是否存在不及时结题,不按规定上缴经费结余等情况。 (四)内控执行情况审计。内控制度是否建立,是否在依托单位的账目中进行独立核算经费支出的程序、内容和额度是否严格按单位内部的制度执行;经费使用是否有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管。 (五)经费使用绩效审计。科研经费审计不可能只停留在查错防弊的简单层次上,开展科研经费的绩效审计是审计的必然选择。 科研经费审计方法 科研项目经费审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询问、审阅法。首先询问被审单位科研经费的预算等,了解来源与投向,经费管理内部有关制度。取得被审单位与科研经费有关的会计资料,包括会计报表、账册、凭证以及安排科研经费的项目计划文件、有关合同等,对这些资料应认真加以审核。 (二)现场察看法。抽查部分项目实施实地观察,亲历被审计单位实地,可以了解项目完成的进度情况,又可以证实项目的真实性,特别是能有效地揭露套取科研经费而采取虚立项目的问题。 (三)跟踪追查法。经费拨付是经过财政、主管部门、使用单位的顺序进行,因此审计人员也要按照资金的走向进行跟踪。 (四)逆查法。就是按照科研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从结题查到起点的审计方法。从大处着手,审计面较宽,审查的重点和目的比较明确,易于查清科研经费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审计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