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对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过程的实施,以及对审计质量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为审计人员,应当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有效运用,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印度尼西亚审计委员会《The Audit Forum》刊物2010年第七期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Auditing。本刊请审计署国际合作司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编译,供研究参考。此文编译得到了作者Gudono的授权。 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不仅是因为审计过程耗时很长,需要完成许多工作,而且还因为审计人员要求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技能,同时审计工作的结果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审计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可以说,心理因素一直与作为决策者的人类如影随形。心理因素会对审计过程的许多方面带来不少变化,最终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在决策时出现偏差。而审计人员如果在判断局势和做出决策时出现错误,就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业界内的专家学者们还没有就心理因素对审计的影响进行过全面的研究。在安然事件中,尽管审计人员并不是导致安然公司破产的主要责任人,但是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安然公司的财务问题,难咎其责,这一点也不应当被忽视。本文尝试对可能影响审计人员判断决策的心理因素的若干方面进行探讨。 审计人员的性格 审计人员的性格是影响其判断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性格是将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一系列特征。性格通常被定义为“在广泛的社会与人际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于环境及自我的认知、关联及思考的长期的模式”。针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性格会影响人对环境的认知,进而影响到他的动机和行为。目前,关于性格的理论论述主要包括:路易斯·戈登博格的特征理论、梅耶尔·弗里德曼的类型理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BF·斯金那的行为主义者理论。 特征理论通常强调一个人性格内在的各种特性。路易斯·戈登博格提出了性格的五维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戈登博格将人的最重要的性格特征划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注重实践、谨慎认真、外向、令人愉悦和神经质。根据这个模型来分析,从谨慎认真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审计人员素来工作杂乱无章,我们就可以认为,相比那些做事条理有序的审计人员而言,他或她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一定不怎么样。同样,在外向性方面,一个人要么容易信赖他人,要么性格多疑。而一个性格多疑的审计人员在检查资料或现场查验时,就会更加细心。 类型理论则根据人的性格类型来作为区分标准。梅耶尔·弗里德曼认为,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A类人工作非常努力、十分投入,B类人则较为随意、不拘小节。可以想象,在审计过程中,具有A类性格的审计人员会比B类审计人员承受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当一个审计项目临近尾声时。一般来讲,A类型的审计人员干活速度会很快,工作效率表现不错,但是从健康角度来看,他们也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等。 精神分析理论从性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有三个组成元素,即本我、自我和超自我。本我元素倾向于立刻得到满足,它不考虑环境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高兴原则”)。自我则放眼希望,会不断调整个人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现实主义原则”)。超自我描述的是更为宽泛的社会规则以及自我的精神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取决于这三个元素的动态互动。本我元素过重的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会重点关注工资或奖励,而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或是他自己的工作质量。 与上述理论不同,行为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理论运用“刺激—反应模型”来解释为什么某些行为会重复出现。根据这个模型,一项行为无论是好是坏,只要对个人是有利可图,或者带来愉悦、或者带来利润,这个行为就会重复发生。如果某种审计方法曾经成功地帮助审计人员发现了重大问题,在下一次审计时,该审计人员很有可能会运用同样的方法,期待能够再次发现重大问题。这一现象既不能说好,也不是坏。例如,如果上一次审计结束之后,被审计单位没有采纳审计人员的建议,又犯了类似的错误,而此时审计人员运用同样的方法,会很快地发现这些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一来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即可能会减弱对创新的激励。当然,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确被查出了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以往审计人员未曾发现的,这样就不好了,审计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审计机关的声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心理学研究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叫做认知主义。这一观点认为,人的认知和行为取决于对周边环境的期望,尤其是对其他人的态度。与其他环境因素相比,记忆和情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较大。在社会实践中,在面临一个未知的环境时,人大多会模仿他人、模仿实物或是固定的模型,以形成一定的行为。类似的,在审计过程中,主管、领导、同事的行为会影响年轻审计人员的心智和行为。这点与社会学习理论是一致的。该理论认为,在遇到难题时,一个刚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通常会模仿他或她的领导的工作方式。因此,年轻审计人员会向那些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学习他们在进行现场检查、与被审计单位人员面谈、分析性检查时所用的方式方法,这一点相当普遍。尽管审计人员大多都曾接受过较长时间的教育,但学校里的授课也不会详细到对审计项目实践的每一方面都进行认真的讲解介绍。而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理论化规则,年轻的审计人员模仿同事或领导就成为了普遍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