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国企中有效推行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

作 者:
郭华 

作者简介:
郭华,西南兵器工业公司审计部

原文出处:
审计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的发展及意义

      根据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的定义,项目后评价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信息反馈,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可以将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理解为绩效审计的一种,或者看做是可以结合绩效审计来完成的一种管理审计,其定义是指在项目竣工验收并运营1-2年后,由审计部门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方法,对项目决策、实施、运营全过程的投资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从而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创造更多投资效益。开展项目后评价审计的现实意义是:

      1、是项目风险管理必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风险收益。项目后评价审计是项目周期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闭环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后评价审计,一方面,对项目的决策者、实施者会形成压力,增强项目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使其客观正确的评估和认识整个项目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能及时发现项目竣工运营后存在的问题,查找影响收益的因素,通过信息反馈和及时整改,使项目获得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投资收益。

      2、有利于趋利避害,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审计,发现实际效益与预期的偏差以及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完善管理流程,并作为以后投资决策以及项目管理的参考依据,不断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3、发现前期审计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有利于提高审计水平。投资项目从决策开始到竣工投产,不同阶段都要经历各项审计,如开工前审计、过程中审计、竣工结算审计,项目后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很大程度上也是前期审计的漏洞,促使审计人员重新审视前期工作,发现审计过程存在的不足,及时完善流程、查错防弊,不断提高审计水平和增值服务功能。

      二、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和难点

      1、项目后评价审计的特殊性。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与传统审计项目不同,项目后评价审计是个新兴领域,在人员配备、专业需求上都对审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后评价审计依托的是工程项目资料而不仅仅是财务资料,需要审计人员至少精通工程项目、财务两个方面的知识。重点是评价及改进:与单纯的查错防弊的审计目的不同,后评价审计重在对项目进行评价,并通过纠偏纠错,改善项目状况,提高效益。

      2、在企业中推行后评价审计的难点。目前,我国尚没有成熟的后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国资委虽然为央企提供了后评价《工作指南》,但过于宏观,在具体的企业中推行后评价审计仍然需要探索可行方案;后评价审计涉及人员广、资料多,包括决策者、执行者、经营者以及财务、工程、会议纪要等各方面资料,需要领导充分重视和支持,从制度规范、职能设置、管理流程等方面提供保障,才能发挥后评价审计的最大价值。

      三、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的可行性操作模式

      (一)完善管理体系,为后评价审计提供基础保障。意在推行后评价审计的企业应该着手完善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包括增加内审部门的职责,加强后评价的相关培训,提高审计人员项目专业知识或增加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后评价审计制度规范,建立企业内部各项目的数据库等。

      (二)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确定后评价审计对象。企业首先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环境风险指标,如政策变化、市场定位、决策层战略思想、管理层的能力等,二是项目财务风险指标,如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经济增加值、资金成本率等,然后抽取数据库资料进行前后对比,全面审视和评估企业各项目的完成情况、运营情况,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定先后顺序,对各项目有序进行后评价审计。

      (三)组织实施项目后评价审计具体步骤

      1、资料准备:收集、分析被审计项目的各项资料,如工程资料(项目的立项、可行性报告、各项批复文件、工程施工资料、竣工决算资料等)、财务资料(成本核算、竣工结算、资金筹集、经营数据等)、市场资料(相关的市场分析、经济分析、政策分析等),运用风险评估机制判定风险大小和工作难度,评估工作量,量身定做审计计划。

      2、计划编制:根据人员配备情况、工作难度系数和工作量大小,合理安排人员和时间,指定负责人,并提前下发被审计项目负责人准备资料清单,确保制定的计划科学并得到有效实施。审计计划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立项阶段的投资目标、可行性报告、决策依据(可参考相关批复文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因素的变化,对可行性报告及相关决策内容进行评价;第二,对实施阶段的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进度、工程结算、竣工验收、竣工决算等内容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第三,对运营阶段的投资效益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审计,对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可能实现的效益和作用等进行评价。

      3、现场审计:审计组进驻现场开展审计,除采用传统审计方式(如函证法、核对法、抽查法、穿行测试法)外,还可以采取更适合后评价审计的方法,如对比法、统计分析法、成功度法、层次分析法等,同时,为了获取相关数据还可以采取现场调查、员工座谈等辅助方式。总之,现场审计应以取得更好的审计效果为目的而相应采取后审计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