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是对被考核者履行职能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相应地,评价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引导被考核者为了实现业绩指标调整自身行为,从而实现考核者利益最大化。在实践中,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能够激励内部审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通过确认和咨询活动提升企业价值,从而促进股东利益最大化。由于内部审计部门能够促进但并不能独立完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功能,直接计量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价值提升的贡献存在很大困难,采取间接指标来衡量比较符合实际。可以按照影响内部审计部门绩效的内外部因素来分析其绩效实现程度,即以内部审计工作完成情况和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外部审计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部门反馈来评价内部审计绩效。 一、国内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职业界和企业管理界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的考虑,较早关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问题并取得相关研究成果。W.S.Albrecht等(1988)在IIA研究基金的资助下,提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原则以及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反馈标准。Comas(1996)认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应反映效率、效果、质量、生产效率、工作生活质量和创新等六方面内容。IIA从1993年起,在全球审计信息网(GAIN)上广泛征求意见,并于1997年以问卷形式向被调查者提出73条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标准,从中选出最重要的20条标准,在国外许多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得到借鉴和应用。Ziegenfuss(2000)对全球审计信息网中的84个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检查,并根据参与调查的内部审计执行主管的意见,选出最为重要的25个指标。Wong(2000)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推行平衡计分卡,有助于评价和分析内部审计部门成功的关键动因。Mark L.Frigo(2002)认为,应在企业战略指导下结合内部审计部门战略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并关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改善审计技能,以实现企业战略。 2.国内研究现状。王光远(2002)认为,绩效评价困难在于确定评价标准,提出按照内部审计作业分类制定评价指标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外部评价、内部评价模式以及绩效评价目标管理思想。吕洪涵(2004)提出,从内部审计部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内部审计绩效。卫晓玲(2004)、赵红英(2006)、柳秋红等(2007)、陈枫(2007)、韩朝莉(2007)、邹玮(2007)、韩晓梅等(2008)、韩晓梅(2009)、张岩等(2009)、李俊鹏(2009)、文雯(2010)、朱遥(2010)等提出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唐玉(2005)认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内容主要有合规性、有效性和效益性。刘玉艳(2006)研究了基于EVA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吴孔达(2008)、魏厚寨(2009)研究了层次分析法(AHP)在内部审计绩效中的应用。 3.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取得相当程度进展,在广泛调查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些学者还把平衡计分卡、EVA以及层次分析法等工具引入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中,丰富和深化了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多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虽然是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并没有阐明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个性化企业战略相联系的绩效评价指标之间的主次关系,缺乏系统性。其次,企业组织结构不同、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如何设计适合于差异化企业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适当权重,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最后,上述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很少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比如很多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包含指标存在差异,权重设计也不同,这些体系究竟适用于哪种类型的企业尚未得到实践检验,更不用说根据这些绩效评价结果建立激励机制。 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以企业战略为依据,通过指标体系引导内部审计人员为提高企业价值而努力,追求指标体系的成本效益,建立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并持续优化,从而促进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确认和咨询职能提升企业价值。 1.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引导内部审计人员为提升企业价值而努力;同时,由于人的行为决策依据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仅仅强调思想觉悟对内部审计人员激励作用在现实中很难找到成功的、可复制案例,因此,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让企业价值提升和个人价值实现得以统一,否则容易发生道德风险。例如,如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给“被审计部门的满意程度”以很高的权重,内部审计部门可能会帮助被审计部门掩盖发现的问题,从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风险的降低,最终伤害企业价值。 2.以实现企业战略为依据。企业战略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蓝图,内部审计部门的战略必须服从企业战略。所以在设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体现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例如,企业发展战略是扩大市场占有率,需要在多地建立分厂,如果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过分关注内部审计费用的降低,内部审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会降低审计质量,由此可能引发企业风险失控,不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 3.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系统。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必须按照系统性原则,同时关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兼顾前导性的驱动指标与反映工作结果的滞后指标,同时包含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做到短期绩效与长期战略目标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