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夏的立国是西北地区长期民族大冲突大融合的结果;元昊代表蕃汉农牧主的利益树立旗帜,建立国家,强化国家机器;元昊对宋战争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元昊时期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反映了皇权的集中与部落酋领分权的矛盾,进取与保守之间的矛盾,对于维护和巩固西夏的统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 西夏 元昊 对宋战争 内部斗争 评价
史学界对西夏的建国者——元昊,已发表了一些文章和专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就史学界尚未涉及或者研究不够深入的几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并就教于专家、读者。
一 关于元昊建国的必然性问题
元昊建国并非偶然,而是有它历史的必然性,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出。
首先,西夏境内分布的各族,包括西夏王族鲜卑拓跋部,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受过吐蕃王朝的统治,西夏统治的地区也大部分是吐蕃王朝统治过的地区。在吐蕃王朝兴盛时期,各族首领虽然诚惶诚恐,俯首听命,各族人民受尽剥削和压迫,但在侵掠四邻,尤其是富饶的汉族地区时,其首领固然可以从中得到较多的掠获物,就是其士卒和部民也多少得到一些好处。在吐蕃王朝崩溃后,各族虽然已经摆脱了吐蕃王朝的控制和压榨,但因地小兵弱、各自为政,加之不断互相残杀掳掠,抵消力量,无法扩大财富和荣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有今不如昔之感。因此,他们怀念旧王朝,怀念过去得到的利益。他们力图通过“立文法”去逐步加以恢复。自吐蕃王朝崩溃后到西夏立国前,各族首领差不多都把“立文法”作为向往和奋斗的目标。其所以如此,因为“文法成,可以侵汉边,复蕃部旧地”。〔1〕“立文法”将会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
西夏国的建立,正是适应其统治境内各蕃族部落强烈要求“立文法”,建立国家的愿望的。元昊在立国之前劝父德明“勿事中朝”,认为向宋称臣纳贡,“所得俸赐”不能满足人口日益增多的各部落的物质需要和已经感觉不够的领土。因此,他主张“练习干戈,杜绝朝贡,小则恣行讨掠,大则侵夺封疆”,从而达到“上下俱丰”〔2〕的目的。元昊对其父德明所说的那番话,正好反映了其境内各蕃族部落,要求在初步统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国家的愿望。
第二,西夏国的产生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的产物。西夏立国前,横亘于宋夏接壤地带,自仪州(今甘肃华亭县)、渭州(今甘肃平凉县)、泾州(今甘肃泾原县)、原州(今甘肃镇原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县),至灵州、夏州,主要居住着吐蕃族。同时,还居住着党项、羌、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这一带民族成份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民族已进入封建社会,有的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其中党项、吐蕃还有所谓生户和熟户的区别。“大约党项、吐蕃相类,其帐族有生户、熟户;接近汉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居深山辟远,横过寇略者,谓之生户”。〔3〕这些蕃族有自己的地主阶级,在蕃汉杂处的情况下,往往发生蕃汉地主争夺土地和农奴的现象。如范祥在秦州“括熟户田,”〔4〕就是汉族地主利用政治权力对蕃族土地的一种暴力掠夺。
宋政府除了掠夺蕃族的土地外,还推行其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如宋政府规定“诸路蕃官不问官职高卑,例在汉官之下。”〔5〕环州知州翟继思派人到诸蕃部族帐催督熟户和买粮草,“催督者恣为奸欺,诛求数倍,小不如意,则鞭挞随之。”〔6〕蕃族由于不堪忍受宋政府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往往奋起反抗。如秦州“蕃酋药家族作乱,知秦州李参平定之。”〔7〕即使暂时没有叛乱的,对宋也往往离心离德。如环州“蕃情常怨,”〔8〕泾原的康奴、灭减、大虫族“常有叛心。”〔9〕说明元昊的立国,正是这种蕃部对宋离心力日益发展的结果。
至于河西地区,元昊虽然用武力征服了甘州、沙州回鹘和凉州的吐蕃,但他们一有机会就阴谋复辟,企图东山再起。如公元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4月,沙州回鹘,在曹琮的引诱下,起兵反抗,并与宋取得联络。“自元昊取河西,回鹘种落窜居山谷间,悉为役属。曹琮在秦州,欲诱之,共图元昊,得西川旧贾,使谕意。于是沙州镇国王子,遣使入贡,奉书曰:‘我本唐甥,天子实吾舅也。自李氏取西凉’遂与汉隔。今愿率首领讨夏。已而以兵攻沙州,不克。”〔10〕回鹘的起兵反抗,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反映了河西走廊民族矛盾的尖锐性与复杂性。“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个阶级斗争问题”,因此,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
总之,元昊代表蕃汉农、牧主的利益,为了镇压广大农牧民和少数民族酋豪的反抗,解决蕃汉地主之间的矛盾,以及引诱宋夏沿边蕃族脱离宋朝,归顺自己,都需要树立旗帜,建立国家,强化国家机器。
第三,累世经营的基础。西夏自拓跋思恭建立夏州地方政权以来,其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意保存实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尤其经过继迁、德明两代的惨淡经营,不仅发展了社会经济,而且增强了军事实力,扩大了统治地盘。正如元昊的策士杨守素所指出:“国家累世经营,规模宏远。”〔11〕元昊就是在继迁、德明相继奠定的基础之上正式建立西夏国家的。
第四,西夏的立国是西北地区长期民族大冲突大融合的结果。中唐以后,全国方镇割据林立。夏州李氏淹有银、夏、绥、宥四州,青唐唃厮罗割据于河湟,吐蕃占有凉州、肃州,回鹘据有甘州。汉人张义潮、曹议金先后割据于瓜、沙二州。这些割据势力经过长期冲突、融合之后,其境内与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已经部分完成了自然同化于汉族的过程,无论其经济和文化都已基本上接近于内地的先进地区,并且逐步采用封建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元昊正是在这种经过民族大冲突大融合的蕃汉杂处的土地上称帝建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