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渤海南,家乡渤海北,一年一度绕海行,只因渤海美。打春开梭鱼,清明蟹虾肥,待到立秋开船日,满船鱼虾堆。” 这首曾经陪伴着几代渤海人成长的童谣,如今,再也无人愿意提及。 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渤海被污染的海域也从最初的16平方公里到如今的5500平方公里,辽宁绥中、河北乐亭、山东青岛等地海域都发现来自蓬莱19-3号油田的油污颗粒。 渤海,中国唯一的内海,或许再也找不回昔日深邃的清澈。 缺失的环境审计 事件发生后,康菲石油公司做出相关解释包括:没有漏油、有一定面积漏油,漏油已堵住、漏油井已停产等等。然而,如果央视记者没有披露录音,康菲公司或许会选择将“我就是骗你的”进行到底。 在舆论纷纷谴责康菲公司缺失道德底线的同时,原中国审计学会副秘书长、环境审计委员会顾问张以宽教授却多了另一层的思索,他认为,环境审计的缺失是康菲公司漏油事件逐步升级的又一主因。 3个多月里,康菲公司坚持边漏油边生产,置中国的生态环境于不顾。如果对康菲公司出具明确的环境审计评估报告,对蓬莱19—3号井产生地环境污染加以信息披露,尽快封堵、及时停产,也许可以降低对渤海湾的污染。 国际生态发展联盟绿色审计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审计学会环境审计委员会委员孙兴华表示,只有实施环境审计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环境效益审计,同时出具相应报告,才可以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危害。 近几年来,哈药总厂、云南铬事件都暴露出环境审计的缺失,虽然审计署积极推广环境审计,并于2011年8月成立了环境审计专业委员会,但是由于环境审计准则的缺失,企业对于环境审计的认识依然不足,致使企业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北京鑫正泰事务所合伙人方宇介绍,环境审计目前的处境很尴尬,没有企业聘用第三方进行环境审计。 事实上,审计只是一种反映,起到监督和警示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但是通过数字的提示、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为国家今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环境会计法规亟待健全 依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只能对康菲公司施以最高2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于全球知名的石油公司来说,罚金数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正是因为违规成本低,维护成本和治理成本相对较高,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忽略环境成本的计算。 在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李百兴教授看来,一种是环境污染补偿的费用,一种是环境维护治理的费用,这两类费用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多数企业追逐利益,两害相权取其轻,破坏环境也就不足为奇。 对于环境成本,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蔡春教授也坦言,企业对加强环境保护成本的资金投入十分吝啬,甚至看成是一种负担,没有看到增加环境成本后带来的效益。 目前,很多企业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是盈利状态,但是,这种盈利状态是建立在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基础上,企业应该把对环境的担当转变成一种成本,记录到会计核算中去。 中海油的员工告诉记者,根据康菲和中海油的合同,2012年底,双方将重新商定合作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康菲在合同到期前要进行“疯狂地掠夺开采”。 如果有相关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是否可以规避这类环境事件再次发生?是否可以通过环境会计的引导和监督唤醒企业的环保良知? 张以宽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建立相关的环境会计法;财政部、审计署应明确环境会计准则和指南,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通过多方努力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当企业把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等成本费用,及环境维护开发后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时,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不再是矛盾的对立面,环境会计也许是帮助两者相互融合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