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当前是我国的发展黄金期,同时也是我国的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有的部门和地区的领导干部贪腐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权威,腐蚀了党的执政根基,危害了国家政治安全;经济领域的信息虚假、管理混乱,误导了政府决策,危害了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管理领域中,部分领导干部疏于履责、不作为或乱作为,引发社会事端,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与我国直接相关的国际经济安全形势亦趋向动态化和复杂化,不确定与不和谐的因素增多,使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风险频发。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事实上,近年来多国政要和学者意识到,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政府审计具有巨大潜能,因此政府审计应该担当起防范风险、预警危机、保障安全的职责。如美国审计总署主计长Walker(2007)认为,日益增加的全球性相互依存以及变化莫测的安全威胁,使审计面临的问题超越了国界,政府审计应具有前瞻性,因此美国审计总署在确定2004-2009年五年规划时,提出的四个工作目标中有两个是基于国家安全的,一是对国家整体安全的监督与评估,二是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变化和新的威胁。法国审计法院院长Séguin(2008)认为,国家安全有赖于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防护的目标,政府审计责无旁贷。 中国学界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安全对于国家安全整体战略的影响持续加深,因而越来越强烈地受到关注。由于政府审计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是经济社会的“卫士”、“谋士”和“医士”,因而较早进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国家审计署在“中国审计十一五科学研究规划”中将“国家经济安全与政府审计”列为重要研究选题,催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如刘家义(2008)认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张庆龙、谢志华等(2009)认为,政府审计应关注国家治理,构筑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平台;乔瑞红(2009)认为,政府审计应关注国家经济安全构成要素,加大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审计力度;李风雏(2009)认为,政府审计应履行国家经济运行环境维护、机制保障和运作监督的职责;蔡春等(2009)认为:政府审计应在财政、金融、产业、社会、资源环境、权力运行、制度与政策、信息等安全领域发挥作用。近年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各级审计机关开展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与地方经济安全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和有益经验。但是,究竟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构筑与健全国家经济安全屏障,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体制安排与机制设计等若干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未取得进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实践的深度发展,制约了现代政府审计的准确定位与审计工作全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因此,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体制与机制命题的解决,对于政府审计理论体系的创新与拓展,学术意义明显;对于政府审计有效履责、发挥作用、产生效益、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度,实际价值殊然。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体制寻优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在现行审计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审计体制对政府审计的运行和结果无疑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 我国现行政府审计体制建于上世纪80年代,它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承载了为经济和社会保驾护航的使命。该体制的基本架构是:政府审计机关划分为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两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制,即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具有双重法律地位,即既隶属于政府,同时又是政府监督;实行“同级审”与“上审下”并存的审计模式;施行“两个报告制度”,即审计机关向本级人民政府作审计结果报告,并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作审计工作报告。这一体制与当今世界各国采用的立法型、司法型和独立型审计体制明显不同,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体与政体,适合中国国情与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知,为政府审计始建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二十五年来,政府审计机关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了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全国共审计380多万个(次)单位,直接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5300多亿元;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宏观调控,推进依法治国,促进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审计机关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现行政府审计体制是功不可没的。尽管学术界对现行审计体制独立性不强容易受到行政干预、审计效力容易折损、审计结果运用综合度不显以及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未形成合力等弊端提出了批评,提出了若干改革现行政府审计体制的建议和意见,但笔者还是坚持认为,在现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导向下,我国行政型政府审计体制与西方立法型和司法型审计体制相比,不仅不处于劣势,而且更具优越性,能够更加彰显现代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以下重要特质: 1.批判性。政府审计不轻易接受未经检查与测试的结论,不承认未经证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事项保持应有的职业警觉,实施检审性的解析评析。从现代审计视角分析,就是以审计特有的审视性、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与分析被审计事项,监督经济社会运行的过程和结果,警惕或戒备各类风险的发生,防范国家经济安全可能受到的侵害。在现行体制结构下政府审计的批判性不是停留于发现问题,而是主动查证、全面检测和积极监察,具有宏观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系统性的思维,从有利于促进贯彻科学发展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体现出政府审计“批判”的宏观性、科学性和深刻性,即通过发现与揭示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完善体制与机制,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化,增强经济社会抗击风险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