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庆龙、黄国成,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1、价值增值原则。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义,这是内部审计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与归结点。那么,对内部审计进行绩效评价、考核的最终目的也应是帮助内部审计组织实现其增值目标,提升内部审计的整体工作水平。为此,在设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应指标时,需要考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价目的、内部审计部门增值目标三者之间的一致性,突出体现价值增值的导向原则。

      2、战略目标导向原则。战略目标是企业一切活动的行动指南,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轨迹,是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关心的重要话题。战略目标将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将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从具体的业务经营转移到受托人是否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为委托人谋求利益。当IIA在内部审计定义中提出内部审计对象由内部控制扩大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领域的时候,事实上内部审计被推向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沿和更高层次,内部审计逐渐进入到战略管理审计阶段。内部审计必须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相关指标进行选择和构建。如果战略目标可以层层分解,那么绩效考核的指标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分解,并且要求某一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与该层次的战略目标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目的相一致。这样,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就成了有源之水,有土之木。

      3、可操作性原则。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否则无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得如何完善,只能作为摆设,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为此,在设计和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量避免设计缺乏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同样,如果没有可靠的评价信息作为支持,评价体系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指标应通过对部门的各个层面进行考核来获取信息的反馈,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改进内部审计活动的效率,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当然,应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既要防止面面俱到,指标过于繁杂,又要防止过于简单,难以反映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貌。同时,评价体系实用性要强,要便于理解和操作。

      4、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只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大于额外成本时,你才应该去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组织的任何活动都要讲求成本效益,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就是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考察成本高低的标准是产出(收入)与投入(成本)之比,该比值越大,则说明成本效益越高,相对成本越低;考察成本应不应当发生的标准是产出(收入)是否大于为此发生的成本支出,如果大于,则该项成本是有效益的,应该发生,否则,就不应该发生。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成本包括绩效评价方法的开发成本和组织实施成本,如果开发和组织实施成本远远大于因为使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而带来的收益,则不适合选用。

      5、动态修正原则。Edward Dudley(2000)认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组织战略目标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在使用时应进行经常核对和调整,以确保它们为审计部门提供最有用的价值并帮助审计部门满足客户的需要。动态修正原则也称动态原则,是指在组织中,任何机制、体系的构建都应是让组织结构具有弹性,能够比较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迅速做出决策,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以达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必须根据组织战略的调整、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变化、内部审计组织定位与角色的转变以及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等进行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指标才是适宜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6、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能够真实地反映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为了真实地呈现结果,人们往往喜欢将其中涉及的指标定量化。在定量指标数值的基础上,可以直观的确定相关的绩效指标所达到的广度。由于定量分析拥有大量数据支持,因此,具有科学性和很强说服力。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可以定量化,如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沟通效果等,可能需要通过制定“优”、“良”、“中”、“差”的标准来进行定性衡量。当然,定性指标也可以适当量化,定性量化其实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数学中的“模糊”概念,其功能是将模糊数据转化为清晰结果。定性量化需要经过分解→评分→汇总三个阶段,如将定性分析的对象按照合理的方式分解成必要的组成部分,对每个部分依照各自的标准进行评分,然后将各部分的分数乘以权值并相加,所得的分数即是该对象的量化值。具体到内部审计,比如要定性分析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接受程度,一般是以“很好、好、一般、不好、差”五个等级作为分析结果。为了量化可以将接受程度分解为:组织形象、满足需求程度、有效沟通技巧等几个部分,按各自的重要性划分权值,以“很好、好、一般、不好、差”五个等级分别对应“5、4、3、1、0”评分,分别乘以各个部分的权值,再相加就得到定性结果的量化值。而整个过程的难点和重点是分解阶段,要求执行者对分析的对象有系统性的把握,了解分析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并能优化分配。分解包括两个方面:分类与分层。分类就是将研究对象中包含的因素分门别类;分层就是不同类别的因素再次分类,并放入下一层次。分解其实就是一个分类、分层再分类的过程,如树枝一样向下延伸下去,形成一个树形结构。在分解时要注意,划分的标准要统一,分类要精细,分层要清晰。但是类别和层数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很繁琐的计算过程,并且要各层各类规定一个权值。总之,定量指标往往具有具体、直观、可量化性,但定性指标包含的信息量的宽度和广度往往比较大,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综合反映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水平,做到客观公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