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人力资源与工作量矛盾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迅速扩大,经济犯罪形式日新月异,身处第三方的经济监督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审计任务逐年加重,审计人力资源却得不到及时补充,各级审计机关人力资源与工作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实际情况看,这种紧张状况在一定时期难以得到缓解。

      一、形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

      (一)审计工作量逐年加重的成因

      1.单个项目审计工作量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县经济总体规模得到空前扩张,审计监督的工作量也随之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

      2.邀请审计越来越多。随着社会对审计监督认知度的提高、审计形象的提升和对经济行为认识的提高,各单位负责人对所管辖的经济决策的合法性、效益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迅速出现了不在年度审计计划之外的单位、部门负责人主动通过上级领导或直接找到审计机关,邀请审计人员对本部门、单位进行审计,提出建设性意见,并积极进行改进规范的现象。

      3.临时交办审计项目越来越多。随着地方党委、政府、纪委、组织、国资委等部门对审计机关重视程度的提高,一些招商引资、拆迁、征地、建设等关系经济发展、涉及民生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愿意请审计部门履行法定程序监督、出具合法审计报告及提出建议或要求审计联合参与监督。

      (二)审计人力资源日趋紧张的成因

      1.人员编制未能与时俱进。大多数基层审计单位现行的人员编制虽然是经过了2002年的机构改革和2010年的新三定方案改革,但人员编制数量并没有改变,还是沿革了2002年以前的机构及编制情况,这和现实审计监督任务迅速增加的实际极不相符。

      2.人员结构有待优化。年龄日趋老化,由于编制限制和专业要求,近年来市、县级审计机关很少输入“新鲜血液”,审计机关专业人员还是以财会、审计类专业居多,相对缺乏具备工程、计算机、法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尤其缺乏按照现代审计理念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审计质量亟待提高。由于审计任务过度繁重,审计人员只能优先完成审计任务,致使市、县审计机关每年开展集中“充电”工作都十分困难。长此以往势必会疏忽对审计项目风险和质量的控制,出现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难以进行深入剖析、综合、研究,提出的可供地方领导决策参考和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建设性意见质量偏低的情况。

      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措施

      (一)增加人员编制,适应工作实际需要。一是市、县审计机关积极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协调,争取更大的支持,增加人员编制。二是争取上级审计机关在帮助解决“人”的问题上给予大力支持。请上级审计机关尽其所能地为下级审计机关争取必要的人员编制,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对由来已久的矛盾。

      (二)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是优先竞争选拔组长。按照学历程度、参训等级、实践经验、历史质量组建全市审计人才资料库,重大审计项目由市局或抽调全市系统精干力量出任各工作组组长或主审,再调配审计组成员。二是科学设置业务科室。重新科学设置业务科室,探索改变审计机关按内部专业进行分工的新路子,可尝试不区分专业设置科室,全部改为综合性业务科室,各科室在审计业务上有所侧重的路子。三是创新方法执行计划。将年度计划中的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企业审计等项目,按照审计所涵盖时间、范围、性质等因素情况,综合后分配到一个审计组,实现一次进点完成多项审计任务,避免重复进点,重复审计的现象。做到整合审计资源、以老带新,在实践中锤炼审计队伍,以确保减少审计成本,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加强业务培训,造就一专多能队伍。开展分专业、多形式、广渠道的培训,既要培养专业人才,又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科学解决工学矛盾,提升人员业务素质。一是在政治上注重培养爱岗敬业精神。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培养审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敏感性,立足本职,恪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打造和锤炼一支认真、公正、严格、有奉献精神的审计队伍。二是在专业上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重点在强化四个能力方面下工夫,就是:科学定位、把握大局的能力;围绕中心、枪抓机遇的能力;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的能力;强化素质、干事成事的能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审计领导人才、审计管理人才和审计专业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切实提高审计人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三是在方法上注重在职培训提升。实施在职素质提升奖励制度,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报考与工作有关职称;参加审计署、省厅组织的中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全员教育培训。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由基础知识培训向技能培训转变,增强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借用“外脑”智能,补充专业人才不足。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按照“立足本地、对接京津”的原则,逐步探索选择专业素质精湛、执业信誉一流的中介组织逐步建立域内、域外两个专家库之路。根据项目规模、投资金额、重要性程度和相对独立性选择聘用的专家库,随机抽选中介专家,由局内人员出任主审或审计组长,组成审计组开展审计。项目大、金额高、涉面广、独立性强的项目聘用域外专家,其他项目聘用域内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