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标志着内部审计真正从国家审计附属中脱离出来,具有独立的地位。随后,我国出台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0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03-2009)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进一步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与之对应,我国内部审计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出了不少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回顾并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发挥研究成果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有利于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系统总结了2003年以来国内学者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第二,以内部控制为隐含主线,提炼近几年内部审计热点问题,并分析其由于情境变化而展现出的未来趋势,为理论研究、制度修订和实际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一、内部审计的文献研究 (一)研究样本和研究时间段 考虑到可操作性和研究样本的代表性,笔者选取核心期刊和审计领域相关权威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文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内部审计是一个与法规、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笔者按照我国内部审计领域的重大事件,将内部审计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年以前。1983年,审计署成立。1985年国务院发布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其后,审计署颁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1985)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89)。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定位是国家审计监督的基础,是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共搜索到62篇相关论文,主要是关于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研究。 第二阶段:1994-2002年。标志性事件是1994年新中国第一部《审计法》的颁布。1995年审计署颁布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我国引入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这一时期是内部审计环境逐步完善的阶段,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辅助力量的职能在退化,同时国外内部审计的相关理念大量引入中国,引发了内部审计研究的热潮。张巧良等(2005)对1994-2003年的内部审计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认为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分布于内部审计基本理论、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审计、比较理论等五方面,但是在将国外理论应用于我国实践方面还较弱,可以近似为对该阶段的总结。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出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明确提出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域拓宽到任何组织,标志着内部审计真正从国家审计附属中脱离出来。其后陆续出台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03-2009)以及对内部审计学术研究和实践有重大影响的内部控制规范,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等,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以2003-2009年为研究窗口,对该阶段到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二)总体研究趋势 笔者以“内部审计”作为检索项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中进行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权威期刊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2011来源期刊目录(以下简称CSSCI)下经济和管理类期刊中选取的与审计最为密切的期刊①。 表1 各类期刊相关论文数量
数据来源:(1)核心期刊一栏,以“内部审计”作为“篇名”的检索项,以“核心期刊”作为检索范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进行查询;(2)权威期刊一栏检索方法同上②。 上述统计结果显示,2003年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2008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审计研究有较大影响。从2003-2009年,权威期刊总共有论文79篇,绝大多数发表在《审计研究》和《审计与经济研究》上,其中2009年权威期刊的论文数较上年明显增加。截至2010年9月30日,期刊网检索到的2009年权威期刊论文数达10篇。 (三)研究内容分类统计 研究内容的变化揭示了以往研究关注点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对核心期刊上的1204篇论文进行泛读和精读后,按照主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关于“基本理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等内容研究成果较集中。从发展趋势看,“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09年的增长幅度较大,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视角研究内部审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