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前准备阶段 (一)审前调查和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 在审前调查中,审计组设计了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调查表,了解系统流程,检查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还以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的调查问卷形式及简易测试方法,对其单位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及审计风险作出综合评定,汇总前期审计调查的各项资料,确定审计重点,选择需进一步进行符合性测试环节的各项审计内容,由此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明确了审计组成员的分工。在审计实施方案中,根据审前调查资料,确定对AO系统审计的步骤方法,明确电子数据采集转换的方案以及数据安全措施等计算机现场审计的事项。 (二)建立项目 登录2008AO审计系统,选择单机版模式。通过“手工建立项目”填写基本信息,通过“项目人员管理”组成审计组,确定参与该项目的成员并分配各自担任的任务角色,通过“审计事项管理→审计事项编制”编制审计事项。通过“导出项目信息”将建好的项目导出给其他审计人员共享。 1.手动建立项目信息:点击“项目管理→准备管理→建立项目→手动建立项目信息”,填写项目信息选择“手动建立项目”后,按提示依次操作,将该项目存入C盘。 2.项目人员管理:点击“项目管理→准备管理→项目人员管理”添加人员组成审计组并分配各自角色,同时从项目管理菜单的“进度管理”中选择“按照审计事项进行分工”进行项目分工,从项目管理菜单的“成本管理”中选择“项目预算”进行经费预算。 3.审计事项的编制:通过“审计事项管理→审计事项编制”菜单编制审计事项。 4.导出项目信息:点击“项目管理→准备管理→导出项目信息→选择项目导出资料”将建好的项目导出给审计组其他审计人员,将项目信息与审计组成员共享。 (三)电子数据的采集和转换阶段 1.财务账套输出备份:审计人员利用被审计单位用友财务软件中账套备份功能将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在前台直接进行账套输出,进行财务数据备份,财务数据类型如下: 2.AO“采集转换”:对采集的财务数据进行转换,利用AO“采集转换”功能。点击AO软件“采集转换→财务数据→财务软件备份数据→采集数据→将UFDATA.BA——文件使用“用友8.X SQL SERVER备份文件”模板,进行采集转换,分别导入2009年度财务数据。 3.调整报表模板:在审计中存在如下情况:因单位报表科目编码多处与报表模板不一致,故要进行报表模板中会计科目编码、计算公式等事项的修改,生成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对科目借贷方向与模板不一致也应调整报表模板。 4.导出电子账簿:利用电子账簿导入导出功能,将采集转换的全部电子账套导出,实现项目组审计数据共享。 二、审计实施阶段 (一)对电子数据进行审计分析 审计人员可直接通过AO中的“账表分析”功能浏览电子账簿和记账凭证,直观地审查被审计单位的总账、明细账、凭证、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使用“科目明细账审查”、“会计科目审查”、“高级查询”功能展开账表分析,编写SQL语句查询。根据审计需要检索相关记录,再针对疑点凭证查阅会计资料,逐项落实,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1.利用AO审查科目余额表、分析科目余额构成情况,比较期初期末及全年发生额情况,锁定重点领域,有的放矢进行审计。 2.查看科目明细账方便快捷,根据疑点追踪落实。 3.编写SQL语句查询,提高工作效率。 (二)记录审计日记,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底稿 审计过程中通过“审计日记”功能记录每天工作的情况,发现的问题通过“审计底稿”功能编制,并通过“审计证据”功能引入相关的审计证据,作为审计底稿的依据。 1.审计日记:在AO界面中点击“审计底稿→审计日记→新建日记”,备查当天所做审计工作,编制完成后按确定键。(按《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已不再对编写日记作强制规定。) 2.审计证据:在AO界面中点击“审计底稿→审计证据→新建汇总证据”,按审计取证资料填写“汇总审计证据名称”,并进行“汇总描述”,将编制的Word审计证据及与该证据有关资料,扫描后逐一引入,点击右键选择“增加”即可。如图所示:
3.审计底稿:在AO界面中点击“审计底稿→审计底稿→新建审计底稿”,进入“编制页”,将审计发现问题按要求填写,之后将与审计底稿有关的审计证据进行关联。 三、审计终结阶段 (一)数据关联 现场审计数据关联:在审计过程中,通过系统提供的导入、导出等功能进行数据关联,实现资源共享。具体使用了“资料打包管理”、“报送数据包管理”、“导出日记”、“导出底稿”等功能,将工作情况、日记、底稿等资料打包,导出给审计组长检查,组长利用“报送数据包管理”引入数据包进行工作汇总,完成审计报告。 (二)生成审计报告提纲和初稿 点击“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编辑报告提纲”,在审计报告名称下面按所要撰写的报告提纲分层次列出,然后根据审计底稿的内容分别引入审计报告提纲中,生成审计报告提纲模板,最终在AO中出具审计报告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