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IA(2001)提出的内部审计定义,其核心变化之一体现在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核心变化之二是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既要帮助组织开发优秀的业务系统并提供客观的评价、鉴证等确认服务,又要提供咨询建议,并尝试在两者之间找到不同组合的平衡点。但现实中,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将复杂的方法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从而增加组织价值,并可以帮助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分别实现其指导和监管作用仍是面临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企业总是一团雾水,不知从何下手。加之,自身组织体制设置上的原因,内部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与之同时存在的经费有限、人员有限、资源有限,得不到应有支持,常常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人员陷入无休止的埋怨与喋喋不休的争战之中。不要说内部审计部门帮助企业增加价值,甚至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生存问题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尤其是集团公司的地方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与人员随时面临被合并与整合的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归属感差。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模型,如果内部审计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自身价值最高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就理论与现实中内部审计的几个突出问题谈点认识。 一、战略提升内部审计高度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以后“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含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企业战略是研究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管理内容,企业所有的管理内容都要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核心还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将战略运用于内部审计,有利于内部审计从战略的高度实现帮助企业增加价值的目标,有利于从全局出发,从宏观上思考问题,“跳出内部审计看问题”,克服“就事论事”、“盲人摸象”的局限,有利于发挥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高层次监督与服务咨询作用。 现实中,内部审计总是埋怨企业环境不好,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其实,想一想内部审计自身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程度如何?答案也就分明了。 初期,大部分审计人员从财会岗位转入内部审计部门,受财务专业背景的限制,往往习惯于就事论事,满足于对个性问题的揭露和查处,缺乏宏观意识,不善于、也不习惯从财务审计中去发现那些具有倾向性的共性问题,并通过剖析和提炼,从整个企业管理的政策、制度、体制上进行反映。试想,如果当前审计人员仍然像会计人员一样,整天埋头于技术层面的财务审计、内部会计控制如何控制,无视企业管理的控制环境、不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不能很好地融入公司治理,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就成为空谈。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本身就表明,内部审计应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高度,发挥增加组织价值和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作用。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从增加组织价值目标出发,开展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实现双赢,以此来思考自身内容体系的完善与未来拓展的职责领域。例如,开展战略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公司治理审计、全面预算管理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市场营销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决策、投资效益等进行咨询服务。这些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增强权威性与认同感;有利于改善内部审计的软环境,澄清人们对于内部审计的错误认识。 二、沟通创造内部审计价值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世的能力。一个合格和优秀的审计人员应该包括两种专业胜任能力,一种是业务能力或者说技术能力,另一种是沟通或者说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从内部审计的实践看,当前,审计人员面临的客观存在的体制问题,不能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所改变,而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可能是使我们常常陷于困境、得不到人们理解的核心问题。虽然,人们习惯于从内部审计的流程与技术上去提升内部审计创造价值的能力,但沟通才是真正创造内部审计价值的重要措施。现实中,无论内部审计的技术如何高明,发现问题的水平如何醍醐灌顶,如果不注意沟通,一切都是枉然。 先秦荀况曾说:“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近代生物学家戏言:“群居的猴子比独居的聪明,人是群居的猴子变的。”社会学家提醒世人:“人是社会动物,系群居,因此人际关系如影相随,甩也甩不掉。”内部审计的工作贯穿于整个组织,与组织内各个部门打交道,测试和评价他们的工作,并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报告给他们的上级。可是,没有人希望处于失败心理的位置上,没有人喜欢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没有人喜欢内部审计将发现的问题报告给自己的上级。因此,从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来看,审计人员经常被卷入与被审计单位无休止的争执之中,以至于无法继续开展工作,无法实现审计目标,最终不欢而散。不要说实现增值的目标,以后如何继续审计还是个问题。而有效的沟通可以处理令人头疼的审计关系,通过有效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面谈发现客户真正的需求,以利于完成审计目标,实现增加组织价值的终极目标。 为此,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关于“人际关系和交流”指出:内部审计师应具有与人打交道和有效地进行沟通的技能。内部审计师应懂得人际关系与被审计者保持令人满意的关系。内部审计师应具有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的技能,以便能清楚和有效地转达诸如审计目的、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事项。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中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必要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实现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与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尽量取得相关机构和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确保内部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贯彻,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可见,在充满个人矛盾的环境中,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一点是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审计人员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