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颁布实施,是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高度重视,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发展机遇 《规定》在总结十多年来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经济责任审计未来发展的需要。作为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的《规定》对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势和问题均有回应,并且有了重大提升,这正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发展机遇。 审计对象的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广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审计对象没有覆盖高级别党政领导干部。1999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只规定了审计对象为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十多年来,经济责任审计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均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规定》明确了审计对象,实现了从乡镇级到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全覆盖,体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平性和威严性。 组织协调方式的提升。十多年来,联席会议制度为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许多地方还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领导小组,以凸显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尽管如此,联席会议制度仍是松散的组织方式,甚至有的地方在清理制度过程中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取消。《规定》对联席会议制度加以固化,尤其是明确了联席会议办公室的领导人员配备。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协调方式的极大提升,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审计计划管理的提升。长期以来,审计机关被动地接受审计任务,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制约着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发展。《规定》对审计计划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把审计计划纳入到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中,审计机关在计划制定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性,可以在联席会议办公室层面上根据审计机关的实际情况对审计计划提出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时追加计划等一系列问题。 审计内容的提升。《规定》突破了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中心的窠臼,规定要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地区、部门、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等。审计内容的明确,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基本实现统一。 审计评价的提升。一直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始终在探索如何建立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规定》明确规定了审计评价的标准和原则:要依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要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同时,要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以及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评价结论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等评价原则。审计评价标准和原则的明确,为审计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审计结果运用的提升。长期以来,审计结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健康发展。各级审计机关与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积极探索和创新,加强了审计结果的利用。《规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干部管理监督部门运用审计结果作出制度性约束,从而有效改善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外部环境,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挑战 《规定》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提出巨大挑战。从国家层面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设计;从公众层面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被广大公众寄予厚望。这些高期望值所带来的正是对经济责任审计未来发展的挑战,也是对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的挑战。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能否应对好挑战,能否将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将是经济责任审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挑战一:审计理念的挑战。观念和理念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主观条件。只有真正更新观念和认识,经济责任审计才能获得向前发展强大的主观能动性。《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说,非常符合当前实际状况和未来前瞻性发展。然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证明和成功实践,将会失去其地位。因此,要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需要我们更新观念,端正认识,从国家制度创新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经济责任审计,从而把经济责任审计真正融入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去,只有这样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发挥其作用,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挑战二:审计方法的挑战。《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作出明确规定,解决了到底审计什么的难题,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扫清了障碍。当明确审计什么以后,如何审计成为当务之急。挑战就在于如何把《规定》明确的审计内容得以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内容广泛,涉及对象复杂,如何能够真正审深审透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比如,如何审计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情况,如何把握其边界:如何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等。探索和总结有效的审计方法,是决定审计内容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