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国家审计文化比较 1.国家审计职能定位比较。审计的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是审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国家审计职能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一是经济监督职能。二是经济鉴证职能。三是经济评价职能。研究表明,审计职能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国家政体的不同,国家审计的职能差异较大。一是审计职能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二是审计职能发挥的机制多种多样。三是审计的实质效果明显不同。 2.国家审计文化比较。从狭义出发,审计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是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等一种可以“外现”的文化元素的总和。在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应该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在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审计理念、工作方式、职业风格、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一是审计物质文化。主要指国家审计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环境,以及人员队伍状况,甚至包括生活福利、文化设施等体现出来的一种“工作氛围”、“职业风格”的元素。它是审计文化的基础或表层部分,是审计物质文化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二是审计制度文化。主要指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和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准则”、“工作规范”的元素。它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三是审计精神文化。主要指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体现出来的一种“审计理念”、“精神风貌”的元素。它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审计人员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 目前,国内外的审计文化有一种明显的“同中存异、逐渐趋同”的现象。(1)“制度”和“观念”是审计文化最大的不同。西方国家目前普遍推行的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制度,政治上是各级政府“三权分立”、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并存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无法律即无行政”的观念根植民心,审计的体制机制比较合理,审计法规比较完善,审计环境相对规范,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都很高,在国家的政治民主进程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政体制建立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过长,且落实宪政精神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加之我国的现代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各级政府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以及审计的影响力与执行力,与人民的要求、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2)“独立”和“服务”是理念和实践上的主要区别。西方的审计是以独立求公正,以公正保效果,以效果来服务,是更高层次的服务。我国虽然在各种规定中都明确审计要有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是有限的。如我国审计机关均设在政府内,提交人大的本级预算审计报告也必须得到政府领导的同意和批准等。在审计的指导思想上,无论是国家审计署,还是地方审计机关,均是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摆在突出的位置。虽然这样的提法是正确的,但是在怎样服务、如何更好地服务方面并没行程序和内容上的严格规定,从而导致审计结果的确定和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3)“客观”和“公正”是共同的价值取向。客观和公正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目的。国家设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是国家追求公平和效率的一种制度设计。要实现这一目标,则有赖于审计人员客观公正的执法。目前,客观公正已成为全球审计人员的共同价值取向。(4)“廉洁”和“奉献”是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特有的元素。在西方国家审计人员的准则和守则中,一般是在客观性的章节中对如何避免利害冲突有明确的规定,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廉洁。但比较下来,在准则中明确谈到廉洁和奉献的仅是我们国家。 二、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的相互关系 1.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外延上的交融。从“物质”上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产生发展导致国家审计文化的“破茧成蝶”。国家审计职能的设定以及实际运转又是国家审计文化理念的实践来源,国家审计职能设定的物质支撑同样也构成了对国家审计文化的物质支撑。从“制度”上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制度设定,确立了国家审计职能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同样构建了国家审计文化的制度依据。制度规范的不断完善发展也是国家审计文化不断发展的规范源泉。从“精神”上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意识”认同,代表着人们对国家审计工作从生疏、漠视到了解、信任的过程。这一“意识”认同同样是国家审计文化价值观得到彰显、审计精神得以传播、审计信念得到认同的体现。 2.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历史上的互动。国家审计文化随着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尘埃落定也与时俱进,通过组织构建、物质支持等行为,形成与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相匹配的物质文化;通过审计法律法规出台,形成确立国家审计强制性和权威性的制度文化。国家审计文化与近代国家审计职能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共进。但在近代审计发展阶段,同样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国家审计文化中最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却发展缓慢。虽然近代国家审计文化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相较于古代国家审计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在专制体制下的名存实亡、条规流于具文,导致赖以彰显国家审计文化的审计价值、审计精神、审计理念等精神文化严重缺陷。 3.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发展中的升华。在现代政府审计中,除了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范畴得以扩充,形成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职能体系。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国家审计新职能型态的出现,使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更为广泛,在考察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传统职能定位基础上,经济责任审计增加了干部监督管理的职能定位,而专项审计调查则赋予了国家审计对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问题进行归纳建议的职能内涵。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发展延伸,导致国家审计文化内涵扩充。在国家审计物质文化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审计的“人、财、权、编”等方面对两种职能型态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国家审计制度文化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已获明确法律依据,各地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规范性文件不断构建完善;在国家审计精神文化方面,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卫士”的理念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现在又衍生出相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反腐斗士”、专项审计调查的“政府谋士”等全新理念,使国家审计精神文化更趋饱满,建设性审计价值理念得以彰显。建设性审计价值理念的彰显,又进一步拓展了国家审计职能。最近,国家审计职能又衍生出“免疫系统”功能的提法。通过国家审计的开展,清除审计对象经济活动中不安定的甚至危险的因素,致力于为审计对象营造“免疫”环境。国家审计文化的精神理念也随之更新,在“经济卫士”、“政府谋士”、“反腐斗士”的基础上出现了“保健医士”的提法,从而实现了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和国家审计文化之间的互动升华。从国家审计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外延上水乳交融,在相互间互动共进,在发展中向上升华,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