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报告: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耦合视角分析

作 者:
张阳 

作者简介:
张阳,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

原文出处:
审计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各国政府形成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政府绩效审计成为破除政府管理非绩效行为、促使政府角色转变的主要力量。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令全球瞩目。与此同时,地区经济的发展差异、资源分配不公、社会信任危机、政府与民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等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矛盾尖锐起来,政府管理绩效问题开始受到关注。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持国内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议题提到了备受关注的层面上。政府绩效审计制度作为一项专业的制度安排,在这方面责无旁贷。我国的绩效审计工作自2001年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12年所有的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可见绩效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所在。

      Pollitt(2003)调查发现,各国最高审计机关都将绩效审计报告视作向公众提供的绩效审计产品而备加关注。充分重视、开发与利用绩效审计报告,在审计资源有限投入的情况下,扩大绩效审计的制度效能,对我国政府治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

      我国学者运用受托责任理论、权力的制度约束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秦荣生,2004;钱啸森等,2006),或从制度经济学角度、从法律角度或社会学的角度(张立民等,2006;尚兆燕,2007)分析政府信息公告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及信息公开的阶段性设想。张立民等(2007)就非盈利组织绩效审计报告提出相关建议。之后,有研究从财务角度与制度建设角度讨论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的相关问题(宋依佳,2008;上海市审计局课题组,2010)。上述研究丰富了我国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但有关绩效审计信息披露、绩效审计报告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十分匮乏。

      本文就绩效审计信息披露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抛砖引玉。本文按以下思路展开: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构建我国绩效审计制度与制度框架关系模型,从内生性需求与耦合性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绩效审计制度的有效性;第三部分,从信息的可获得性、完整性与可理解性方面,分析绩效审计报告披露耦合社会文化传统的路径;第四部分为制度耦合实现的预期效果;第五部分对我国绩效审计报告充分披露的可行性及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有效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制度框架对该项制度的内生需求与该项制度能否与制度框架较好地耦合是决定制度有效与否的两大先决条件。

      (一)国家制度框架关系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我国建国制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制度建设的一个设计与实践,政府以具有暴力比较优势的保护者角色来执行协调国家资源的功能,以期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这一状况可从巴泽尔国家理论模型中得到相一致的解释。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正逐渐退出具体的经济活动,逐渐退出私人合约领域,同时却在某些注定要由拥有暴力比较优势来执行的合约领域逐渐扩大其执行力,这也体现着巴泽尔政府模型的特征。

      建国后的多年实践,特别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作为战略指导思想而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出对巴泽尔政府模型的突破,彰显中国特色。因为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民主和法治的社会,国家和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公民行使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国家发展目标之一是推动民主社会发展。因此,可勾勒政府审计制度与我国制度框架间的关系模型如图1:

      图1表明,存在两种个体间的交易执行机制,一是由交易各方自愿执行的交易方式,被视为“自我实施机制”;二是由“第三方”(指与交易无关)实施的交易方式,该方式又被进一步区分为非暴力实施型和暴力实施型。长期关系的存在与对未来稳定的预期,使得非暴力的第三方实施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但当长期关系不存在、或对长期关系的预期不确定、或建立长期关系成本高昂时,有些合约注定要由拥有暴力比较优势的保护者来执行。人们期望专职的保护者(政府)通过不断累积其专业优势,推动社会发展向社会福利最大化与民主社会的方向前进。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我国政府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民主社会的目标。

      (二)基于制度内生性需求与耦合性视角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效性分析

      1.基于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视角分析

      政府既然拥有暴力比较优势,就可能存在掠夺被保护者财富的动机,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人们必须构建集体行动机制或其他限制性措施,以阻止政府掠夺动机付诸实施,以免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审计正是这样的限制性措施之一。

      如果政府运作成本大于收益,就不符合福利最大化的原则。评估比较成本收益,有赖于专业工作——政府绩效审计,这是源自我国制度环境对其内在的需求。从实践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国力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公共支出所涉及财务资源的巨大性,也需要绩效审计对其进行专业的评估与监督。这说明,我国制度环境及实践发展都存在对绩效审计制度的内在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