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情况。一是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情况,包括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制度建立以及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制定。二是能源基础管理工作情况,包括节能培训、能耗计量及统计、能源档案管理、节能监督管理、节能效果考核等。三是能源消耗结构和流程,包括能源消耗种类、实物量和折标能量,能源购入储存、加工转换、分配传输和使用环节的传递流程,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目前存在的高耗能设备、亟须改造或淘汰的装置以及计划采取的更新改造措施。四是人员配置及设施达标情况,包括工作人员素质及数量,计量、监测设施器具配备情况以及与国家标准或实际需要对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主要耗能装置能源消耗情况。一是耗能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是否对主要耗能装置或设备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在用耗能设备是否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设备,是否有更新换代计划,设备更新是否优先采用节能型设备。二是耗能设备或装置检测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有检测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是否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三是计算分析主要耗能装置的重点工艺能耗指标、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及影响能耗变化因素和查找能耗过大的能源种类、能源消耗损失的主要环节及设备,结合企业生产装置的运行情况、生产工艺特点以及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情况,提出合理用能的建议和意见。 3、能源购入、储存、传输及转供情况。一是外购原料、煤炭、燃油、水、电、气等能源合同、协议是否内容完整、条款清晰、价格合理,能源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损失浪费的问题。二是主要能源是否制定了合理储备定额,有无因储存不当造成变质、毁损、流失等,计算并评价存储损耗率是否真实、合理。三是能源分配传输系统布局是否通过合理调度、优化分配、适时调整以减少传输损耗,是否对输配管线定期巡检,保温防护等措施是否完备。四是对外转供水、电、气等能源是否按类别、用途、用量等建立完善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制定价格标准的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收费是否按照标准执行、做到应收尽收。 4、能源计量和统计管理情况。一是能源计量仪器仪表配备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可靠,计量仪器仪表的安装、使用是否达到要求,计量器具型号规格、准确度、检查周期是否满足计量需要,是否遵循生产和生活、厂内和厂外、外销和自用分别计量的原则安装计量器具。二是是否按照能源种类统计各种能源供入量、消耗量、库存增减量、盈亏量,是否对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管理部门等用能单元分类统计和计算,是否对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类能源的数量、温度、压力和低位发热量进行统计计算。三是各种能源统计指标的统计和计算是否符合国家、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5、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一是是否根据中长期节能减排规划及目标,制订先进、合理的规划及计划,规划内容是否完整、目标是否定量,年度计划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措施有力、层层分解、责任落实。二是是否依据“十一五”期间与地方政府签订的节能减排责任书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三是日常对能耗、污染物排放监测、分析、处置是否到位,近两年是否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是否因排放超标受到地方环保部门处罚或挂牌警告。 6、节能减排主要措施及效果情况。一是是否采取了循环能源重复使用、回收等措施来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现场检查相关节能措施运行效果是否有效,管网维护是否正常,有无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二是废渣、废气、废水排放总量、浓度是否达到国家或当地环保标准要求,是否采取措施综合利用“三废”资源。三是“十一五”期间上马的节能减排项目数量、项目投入资金来源、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前期论证等。四是检查低效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运行情况,检查能源消耗装置的主要环节和部位,收集、整理能源消耗数据,分析对比项目实施前后能量消耗指标,评价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五是是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优化措施,合理配置能源,是否根据电力需求状况抓好电力平衡,采取错峰用电、蒸汽节电以及应用新产品、新技术节电等措施,实现节电降耗,是否根据蒸汽供给状况平衡自产与外购量,降低蒸汽成本,是否根据瓦斯系统的特点,抓好燃料气、燃料油的系统优化和平衡,是否根据燃煤锅炉设计要求,对不同热值的煤炭进行掺烧,充分合理利用热能。 7、节能减排工作经验和对策建议。一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今后工作产生的影响。二是节能减排工作在制度建设、基础管理、资金投入、项目论证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三是在改造项目申请、改造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的主要困难,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四是节能减排指标下达是否科学、严谨,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