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1921年7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上海缔造一个崭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上海,此一事实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本土根源。作为当时中国的首位城市,上海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最适宜的地理环境。由于帝国主义侵入以及中华社会应对这种侵入而激发出来的各种因素,上海的现代性得以发展。综合了本土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来自西方的外部影响力。这种现代性汇集和包容各类新生事物,集中体现在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新社会阶级(如工人阶级)的萌生与成长,从而为历史注入新的动力。由此产生的变革观念,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建党史研究向来是史家旨趣之所在。①中共何以在上海创立,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在上海建党?本文拟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究。 一、上海成长:现代化、城市化和国际化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对外开埠。1845年,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共同商定的《土地章程》出台。②同年,英国人以此为法理依据设立英租界;1848年美租界建立,英、美租界于1863年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法租界也于1849年宣告建立。两大租界在19世纪下半叶不断越界筑路、渗透扩张,完善各自的市政管理机构。这样,上海出现“一城三市(政府)”的格局,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化的口岸城市。开埠前的上海在中国城市中排名仅第12位,人口20来万。而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人口已达200多万,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城市受外来经济、社会及文化冲击,最明显反映是租界的存在——它充当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③租界既是中国受制于帝国主义的耻辱象征,又是中国人民获取现代经验、走向独立的开端。生活在租界里的华人既得到二等公民待遇,又得以在外国势力庇荫下免受军阀或专制政府的骚扰,并躲避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外侵内乱,是中西文明共存、竞争、融合、多元的世界性大都会。 作为中国近代最繁华的都市,上海对整个近代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外国势力掌控下,上海迅速由一座江南县城一跃而成为中国的经济首都。从1865-1936年间,上海占全国对外贸易的45%-65%。到20世纪30年代,大约有46%的外国直接投资集中在上海,36%集中在东北地区,剩下的18%散布在中国其他地区。中国的关内出口总额中,上海占46%,天津和广州分别占15%和7%。④ 伴随外资进入,外国的企业、商业观念和商业模式亦不断输入,催生上海产生一系列新的现代产业部门。首先是制造业的发展。开埠不久,即有外资在上海兴办近代工业。1843-1859年间,共18家外资工厂开办。1860年以后发展迅速,到1864年达38家,门类扩展到10个。⑤英商1860年初率先创建拥有100部西式丝织机的怡和纺丝局,紧接着法、美、意等国商人也纷纷在沪投资设厂。⑥到1913年,外资企业在上海的总资本额达6346万元,比1894年的975万元增长5.5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0.34%。⑦ 中国人自办的现代企业也逐渐发端。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创办,此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纷纷设立。效仿外资企业的民族工业也蓬勃发展。据统计,1895-1911年上海新建的民族工业企业为112家,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资本额2799.1万元,占全国的近30%。⑧尤其是一战期间,外国资本势力因世界大战严重受挫,上海资产阶级乘机迅速崛起。以新开设工厂为例,辛亥革命当年上海新开设工厂只有9家,1914年新增26家,到1921年新增工厂数达90家。⑨以机器工业为例,甲午战前,中外资本设立的船舶与机器修造工厂共有18家,到1920年止,仅民族资本所设工厂就高达114家。⑩以华人资本于1914-1922年创办的纱厂而言,上海有16家,天津有6家,此外,无锡、武汉各2家,芜湖、济南等各1家,这期间在上海开办的纱厂,超过全国的一半。(11) 伴随现代制造业在上海的产生,新的产业类别也层出迭现。早期出现船舶修造业、印刷业等多个新型的工业门类。1895年后,又涌现11个新的工业门类。1911-1922年,上海近代工业门类从22个增加到32个。(12)这说明现代产业部门正在向纵深发展,上海日渐摆脱单纯的以港兴市的贸易城市格局,进入工业化的早期阶段。 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产业也在外资引导下在上海逐渐产生、发展、壮大。到民国初期,上海已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以外资银行为例,到1922年,上海共有外资银行(包括中外合资银行)30余家。(13)据1936年资料,在沪外资银行达20余家,其主营业务有国外汇兑、存款、放款、抵押放款、套汇、现货与期货金银交易、外汇与黄金套利交易、经营债券本息、投机买卖等。(14)同时,中国本土的钱庄与银行业也因借鉴外国银行的管理经验而有所发展。1911年华商银行存款总额尚不足1亿元,而到1921年,存款总额已近5亿元。(15)在金融业带动下,证券市场亦渐趋发达。1914年12月,《证券交易所法》经北洋政府颁布实施。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翌年5月,原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改组成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