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史研究的视野扩展、方法运用与未来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友良,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昌 330006

原文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苏区史研究呈现不断深入的总体态势。一方面,新方法新思维的运用,使认识工具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另一方面,传统范式与方法仍然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由此促进了苏区史从学科视野、学术定位到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的持续拓展,人们认识苏区史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突破,苏区史研究的多样性、学术性特点得到长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苏区史学术建设和研究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也成为这一学科未来发展的新制约。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10)04-0055-09

      中国苏维埃革命史(以下简称“苏区史”),是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内容①。近30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苏区史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入的总体态势。其基本特点是,苏区史研究虽然在海内外的学术关注上,经历了由热到冷的逐渐变化(这种变化应当说是正常的),但在学术实践上,不论是史料的征集刊布,还是史实的探讨研究,都得到很大的推进,现有成果可称丰富。特别是,由于研究者视野日益扩大,新的历史阐释方法得到运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持续拓展,人们认识苏区史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的突破。同时,苏区史研究中的不足也仍明显。显然,认真梳理过去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都将有益于继续推进苏区史的学术建设和未来发展。

      一、不仅将苏区史作为中共党史、革命史,而且也作为民国史、近代史进行考察,是苏区史学科视野和特性的重要开拓,苏区史研究逐步呈现出整体性特点。

      苏区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引用苏维埃制度模式领导的革命运动,从其学科特性和归属上说,苏区史属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自不待言。但它又发生在中华民国的历史时空和时代背景中,其全部运动、走向与影响,都与民国史不可分割,因此,它又并不单纯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而且也是民国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除了近代史所和《近代史研究》等少数学术机构和刊物,人们往往只将苏区史视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只是在党史、革命史的视域内考察苏区史②,因而造成了与作为这一时期整体史的民国史的分割,甚至形成有形无形的学科鸿沟和学术壁垒,致使苏区史学科归属不全,要求单一,视野狭窄,许多问题得不到合适的反映和解释。

      标志性的变化出现在民国通史、近代通史的研究中。张宪文在主持中华民国史研究中,较早提出民国史的整体性、包容性和大视野问题。1993年以来,他多次在会议或论文中指出,要围绕中国曲折、缓慢地向现代国家发展的主线来构筑民国史的体系,民国史不单是国民党政权史,也包括革命史,应研究各个阶级、各个政党如何促进了社会的近代化,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③。这种宏观视野和学术关照,其实在一批著作中都有体现。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李新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撰著的多卷本《中华民国史》,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朱汉国主编的《中华民国史》,金冲及撰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著作,都在民国史、近代史、二十世纪史的大视野下,将苏区史作为重要的内容,以相当的章节、篇幅进行叙述,从而在历史的内在联系上,将苏区史进行了相应的定位④。尽管各著的定位有不同,但可以说,苏区史也是民国史的学科属性在这些著作中实际上形成了共识。

      确实,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发生突变的历史时期,既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中国人民奋起创建现代国家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各种社会思潮、政治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广为流布、竞相奔逐,并导致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争雄兴替的特殊历史时期。苏区革命及其政治社会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出现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模式、一大变动。怎样合理地、准确地和完整地解释苏区史所反映的历史模式与社会变动,解读苏维埃革命发生、发展和消退的复杂历史现象,离开了民国史的宏观视野和学科属性,实在很难说得全面、说得清楚。

      严格地说,对苏区史研究应取什么样的学科视野,缺少专门的阐述,只是有少数学者谈到了会通民国史的问题。何友良认为,苏区史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中华民国史一个历史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史与民国史的研究长期呈现不同的消长之势,虽然有些学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但双方不相往来的状况尚无明显改变。当代历史研究和著述的一切真正的进步,取决于作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者自身观念、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对治苏区史者而言,会通民国史,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建立互为照应、融会贯通的视野和思维,把苏区史放在民国史的大框架和国共两党发展中国的政略、道路构想的大视野中去系统研究,是一个亟待重视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从而进一步深化苏区史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⑤。黄道炫进一步指出,会通民国史不仅仅是苏区史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史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同理,研究民国史的学者,也不能不注意到中共这一民国进程中十分重要的政治力量,历史研究不能离开对对手方的研究,自说自话的研究方式难以真正深入理解历史研究对象⑥。

      目前,苏区史学科属性和研究视野的扩展,已出现良好并不断加强的趋势。其基本的思维路向,就是将苏区史置于民国史和中共党史的学科规范中,建立中国历史的整体观念与时空坐标,从民国整体史的角度观照与研究苏区史。一方面,着重解释苏区革命的发生、发展与消退,苏区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与民国历史构成什么样的联系,哪些受到了民国史的影响甚至由民国史所决定,哪些是中共自身的选择(也包括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是共产党既有信念、目标和行为的产物,从而从事物的联系上把握和说明苏区史的客观面像;另一方面,着重解释苏区革命对民国历史和各阶级政党的影响,把苏区史放在国共两党发展中国的政略、道路构想的大视野中去考察,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和发展大势上去认识、总结苏区革命,衡量其在民国历史和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位置与影响。在这种学术视野下,出现了一批极可称道的学术成果,从而将苏区史的研究推向了新的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