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政治:元朝应灾议(谏)政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86 陈高华(1938—),男,浙江温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元史。

原文出处: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应灾议(谏)政是封建王朝应对自然灾害的一种方式。元朝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统治者提倡应灾议(谏)政,鼓励官员指出朝政的过失,作为施政的参考。元朝应灾议(谏)政主要有两种形式:百官集议和官员上书。元代应灾议(谏)政总体上说效果不大,有时甚至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O2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17(2010)04-0005-06

      从汉朝起,封建皇朝应对灾害的模式已大体形成,应灾议(谏)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应灾议(谏)政就是皇帝因灾害频发而下诏自责,表示听取臣民的意见;臣民则应诏抨击时弊,指责当政者的过失。[1]51-85元朝是各种自然灾害多发的时代。面对不断而且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元朝朝廷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在推行多种赈恤措施的同时,提倡应灾议(谏)政,鼓励官员就“弭灾之道”发表意见,作为施政的参考。从元代应灾议(谏)政的活动,可以看到元代乃至古代中国政治的某些特色。

      一、世祖、成宗时期

      根据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治理论,“天变”是上天对当权者的警告。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元代的一些官员和士人曾经反复陈述过。“自昔人君之居天位,兢兢业业,不敢暇逸。所祗畏者惟天而已。然而国家之政既修,则天地之和斯应,否则天出灾异以警惧之。”①“天心仁爱人君,凡灾异之见,所以示警戒也。人君畏惧,必修德以答天意,然后久安长治,享祚无疆。此有国之常经,古今之通议也。”②“故灾异者,天之所以谴告人君,使之惊惧。人君能应之以德,则异咎消亡,不能应之,祸败至矣。……夫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验灾异之变,即知政事之失矣。”③“夫天之变异,盖不虚生,将恐人事有乖和气。当是之时,国家正宜访求直言,指切时政。……庶几消弭天灾,感召和气。”④ 也就是说,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朝廷要深刻反省,在政治上实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感动上天和神祇,减灾免灾。概括而言即修政事以弭天变,这是一种天人感应的理论。

      蒙古人敬天。“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觯避状。”⑤ 中原传统的天人感应理论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1251年,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哥即位,任命其弟忽必烈管理“汉地”。忽必烈在漠南营建开平府(今内蒙正蓝旗境内),作为自己的居留地。丁巳年(1257年),忽必烈在开平召见中原儒士李冶,询问治道。忽必烈问:“昨者地震何如?”李冶回答:“今之震动,或奸邪在侧,或女谒盛行,或谗慝宏多,或刑狱失中,或征伐骤举,五者必有一于此矣。然天之爱君,如爱其子,故出此以警之。苟能办姦邪,去女谒,屏谗慝,减刑狱,止征伐,上当天心,下合人意,则可变咎征为休征矣。”⑥ 从现有记载来看,这大概是忽必烈首次接触到儒家修政事以弭天变的理论。忽必烈即位以后,推行“汉法”即中原传统的各种政治制度,这种理论无疑对他发生影响。

      《元史·李德辉传》记载,至元七年(1270年),“会上以蝗、旱为忧,俾录山西、河东囚。”[2]3816“录囚”就是对囚犯进行审理,这是要以“减刑狱”以弭天变,无疑是忽必烈接受“汉法”的表现。《元史·世祖纪》载,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月,“以冬无雨雪,春泽未继,遣使问便民之事于翰林国史院,耶律铸、姚枢、王磐、窦默等对曰:足食之道,唯节浮费。靡谷之多,无逾醪醴麦蘖。况自周、汉以來,尝有明禁。祈赛神社,费亦不赀,宜一切禁止。从之。”[2]189因灾害向翰林国史院的儒士征询“便民之事”,可以说是元朝应灾议(谏)政的最初表现。忽必烈听从儒士们的建议,随即采取了禁酒的措施。《元史·赵孟頫传》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是岁地震,北京尤甚,地陷,黑沙水涌出,人死伤数十万,帝深忧之。时驻跸龙虎台,遣阿剌浑撤里驰还,召集贤、翰林两院官,询致灾之由。议者畏忌桑哥,但泛引经、传及五行灾异之言,以修人事、应天变为对,莫敢语及时政。先是,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害民特甚,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逃山林者,则发兵捕之,皆莫敢沮其事。[赵]孟頫与阿剌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庶几天变可弭。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诏草已具,桑哥怒谓必非帝意。孟頫曰:‘凡钱粮未征者,其人死亡已尽,何所从取?非及是时除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岂不为丞相深累耶?’桑哥悟,民始获苏。”[2]4020这一次召集翰林、集贤两院官询问“致灾之由”,可以说是元朝集议“弭灾之道”的开始。桑哥是忽必烈宠信的权臣,他推行的“理算天下钱粮”,大事搜括,旨在增加财政收入以致民不聊生。翰林国史院和集贤院的“儒臣”不敢触及现实问题,南人赵孟頫向蒙古人阿剌浑撒里建议蠲除理算钱粮,以此消弭“天变”,可以说是“集议”产生的积极后果。而因灾“赦天下”,亦是中原历代统治者的传统应灾措施。

      忽必烈去世,孙铁穆耳嗣位(1295~1307年),是为成宗。《元史·成宗纪》载,大德三年(1299年)正月,“己丑,中书省臣言:‘天变屡见,大臣宜依故事引咎避位。’帝曰:‘此汉人所说耳,岂可一一听从耶!卿但择可者任之。’”[2]425大臣因“天变”而“引咎避位”,是中原传统天人感应理论的一个内容,但成宗对此持保留态度。大德六年(1302年)三月,“丁酉,以旱、溢为患,诏赦天下。”十二月“辛酉,御史台臣言:‘自大德元年以来数有星变及风水之灾,民间乏食。陛下敬天爱民之心无所不尽,理宜转灾为福,而今春霜杀麦,秋雨伤稼,五月太庙灾,尤古今重事。臣等思之,得非荷陛下重任者不能奉行圣意,以致如此。若不更新,后难为力。……帝皆嘉纳,命中书即议行之。”[2]443董士选时为御史中丞,“[成宗]召公与省臣议,公言:‘首将非才,贪兵冒进,其败宜也。……’又言:‘近年以来,星芒垂象,霜杀蚕桑,饥馑洊臻,灾延太庙,上天之谴告至矣。皆执政非人,泽不下究。宜蠲积弊,与天下始。’”⑦ 各种灾害的发生是由于“荷陛下重任者不能奉行圣意”、“执政非人”,矛头所向显然是中书省的首脑。成宗此时态度有所改变,要追究大臣的责任。大德七年三月,中书平章伯颜以下8人罢官,右丞相完泽实际被架空,很快死去。这次中书省全面改组的政局大动荡原因复杂,但监察官员因灾议政显然起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