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黾” 《商周金文资料通鉴》(吴镇烽编撰,陕西考古研究院2010年。以下简称《通鉴》)18851号器收录的是2005年首次见于中华青铜器网的一件战国铜权。铜权呈圆环形,上面有刻铭二字,即
、
①,《通鉴》释为“衣”“成”。 第二字释“成”,准确无误,但首字释为“衣”,却有可商之处。
从目前出土材料来看,战国铜权上的铭文以地名最为常见,和其他铜器铭文一样,地名或为中央国都,如梁府权(《通鉴》18850);或为地方县邑,如宅阳钱权(《通鉴》18853)、皮氏钱权(《集成》11901);或为封君,如信阴权(《通鉴》18857)。目前似乎尚未发现铭刻个人私名的战国时期铜权。据此,我们认为“黾成”为个人私名的可能性不大,而是极有可能为地名。 “黾成”或为《史记·魏世家》“而攻冥阸之塞”之“冥阸”。《括地志》云:“石城山在申州钟山县东南二十一里。魏攻冥阸即此,山上有故石城。《注水经》云‘或言在
’,指此山也,《吕氏春秋》云‘九塞’,此其一也。”[1](p211)贺次君《括地志辑校》注云:“
字误,当作
。即汉黽县。”[1](p212)由此我们知道,“冥阸”为古时要塞,《说文》:“阸,塞也。”[2](p305)“
”从“黾”声,古音属明母阳部,“冥”古音属明母阳部,二者声同韵通,故“冥阸”亦可单作“
”。又因为形声字之表意构件多为后增,如“城固”,战国金文作“成固”,“
”字古亦应单作“黾”。“黾”地为军事要塞,山上曾筑有防御工事,即《括地志》所云“山上有故石城”,或许因此又得“黾成”别名。 二、释“寧” 《通鉴》17301号器为一件战国晚期有铭铜戈,此前未见著录。戈内正面刻有铭文13字,包括一个合文。《通鉴》录有铭文照片,并做了释文,即“五年,□令不者左库工帀(師)瘍,
(冶)□”,第三字和末字未释。末字笔画模糊难辨,悬疑。第三字作
,字迹尚能辨识,我们以为是“寍”字。 “寍”,战国金文习见,如十六年寧寿令余庆戟作
(《通鉴》16985)、右库剑作
(《集成》11633),皆从宀,从心,从皿,其构件“心”在形体变异较大,与“廿”字混同。战国金文中“心”与“廿”形似者不是孤例,如平安君鼎“廿”作
(《集成》02793),与上举字形中构件“心”极为相似。《通鉴》17301号器第三字,外从宀,“宀”内上部构件与上举十六年寧寿令余庆戟、右库剑“寍”字形体相同,乃“心”,下部构件笔画较为草率凌乱,细审形体,我们认为是“皿”。如此,《通鉴》17301号器第三字上从宀,中从心,下从皿,与上举十六年寧寿令余庆戟、右库剑“寍”字形体相同。 “寍”,《说文》小篆作
,释为:“安也。从宀,心在皿上。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2](p101)《说文》另有“寧”字,作
,释为“願词也。从丂,寍声。”[2](p150)“寧”、“寍”本为一字全体与省体,《说文》分为两字,至后代则多以“寧”代“寍”,“寍”弃而不用。所以,金文“寍”即我们现在所用“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