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添加算子的习得

作者简介:
刘慧娟,女,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讲师,研究兴趣: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理论,E-mail:huijuanliu999@yahoo.com.cn(北京 100083);潘海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E-mail:cthpan@cityu.edu.hk;胡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E-mail:hujh@cass.org.cn(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研究汉语儿童对添加算子的习得。在文献中发现儿童在两岁左右就已经可以说出含有添加算子的句子,但是直到6岁-7岁他们才可以正确理解这些添加算子。本文对这种生成-理解的不平衡性做出了解释。根据添加算子类型和焦点结构的不同,汉语的添加算子可以分成四组:重读“也”、重读“还”、重读“又”和非重读“还也/又”。本文研究发现,和其他语言一样,汉语儿童在2;00左右就可以正确生成含有添加算子的句子,但是对添加算子的理解却呈现出不一致的情况。2;00-3;00的儿童就可以理解重读“还”和重读“又”,但是7;00之前的儿童却对理解重读“也”和非重读的添加算子有困难。儿童对添加算子早期的正确生成说明他们在2;00的时候就已经具有和这些算子相关的语言知识。本文的实验结果证明,文献中关于儿童缺乏焦点结构知识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本文认为儿童之所以会在添加算子的理解上表现出滞后性,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习得引入语用预设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他们不能处理复杂的结构,更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有关语言结构的知识。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引言

      在习得的文献中,一般认为对语言项目的理解要先于生成。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则表明:儿童对添加算子的理解却滞后于生成(Nederstigt 2003,2006;Hhle,et al.2009)。添加算子是指表示添加意义的词,它们和句子的焦点成分相关联。一般来说,自然语言的添加算子分为三种类型:表示TOO/ALSO意义的添加算子、表示STILL/ANOTHER意义的添加算子,以及表示AGAIN意义的添加算子。这些添加算子虽然都是表示添加,但是其作用域都不相同,因此预设和添加的成分也不相同(见第2节的讨论)。

      添加算子习得的跨语言研究发现:儿童在2;00左右就已经可以正确地说出含有添加算子的句子了(Lee 2002,2005;Nederstigt 2003,2006),而儿童对添加算子的理解却比较晚,一般要到7岁以后才能理解(Bergsma 2006;Matsuoka 2004;Schwarz 2007)。

      对于儿童添加算子的生成研究一般采用长期自然观察的方法。Nederstigt(2003)发现德语儿童在两岁之前就可以正确使用德语中的添加算子auch(TOO/ALSO)。这种发现也得到了其他语言的支持:Lee(2002,2005)考察了粤语中的四个添加算子zai3(AGAIN),jau6(ALSO/AGAIN),zung6(ALSO/STILL)和dou1(ALSO)的习得情况,发现粤语儿童在两岁和三岁之间也已经习得了这些添加算子;而日语儿童也在两岁之前习得日语的添加算子mo(ALSO)(Matsuoka,et al.2006)。此外,Hhle等(2009)用眼球追踪(eye-tracking)实验的方法测试三岁的德语儿童对添加算子auch的处理,发现儿童对这些词的处理模式和成人相同。这也证明了儿童在早期就已经习得了添加算子的知识。

      对添加算子理解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实验的方法。Hüttner等(2004)用图片辨认的方法对32个2;11-07;08的德语儿童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儿童直到7岁对auch的理解还是很困难,相对非重读的auch来说,对重读的auch更易理解。他认为这是因为重读的auch的辖域和句子的焦点一致,而非重读的auch则以句中的重读成分为焦点,所以复杂性更高。这种理解滞后的结果,在Bergsma(2006)对荷兰语儿童的添加算子理解的实验和Matsuoka(2004)和Matsuoka等(2006)对日语mo(ALSO/TOO)的理解实验中得到了支持。在荷兰语中,添加算子ook(ALSO/TOO)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动词之后。出现在主语前的ook只能以主语为焦点,而且不能重读,而出现在动词后的非重读的ook可以以整个动词词组为焦点域,而当出现在动词后的ook重读的时候,只有主语能够进入其焦点域。结果发现,6-7岁的儿童对于动词后非重读的ook不能理解,Bergsma(2006)将其归因为歧义句处理的复杂性。

      在相关文献的讨论中,这种理解和生成的不平衡往往被解释为对含有添加算子的句子解读的复杂性,但是这种复杂性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却没有得到阐述。此外,对添加算子的理解研究一般只集中在TOO/ALSO类型的添加算子,而没有对像STILL,AGAIN等其他类型的添加算子进行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解和生成的不平衡性在汉语儿童语言的习得中是否存在;另外一个目的是通过对三种类型的添加算子习得的系统性研究,来揭示添加算子理解滞后的原因。

      二、汉语添加算子的性质

      在关于焦点的文献中区分了两种焦点算子:限制性焦点算子(restrictive operators/particles)和添加算子(Knig 1991;Krifka 1999)。前者是以ONLY为代表的,而后者的原型则是TOO/ALSO。添加算子是指句子中表示添加的成分,它们一般与句子中的一定成分相关联,添加的成分也就是添加算子的作用域(domain of application)。Krifka(1999)给出了添加算子的意义表达式:

      

      这个公式表明,添加算子对句子的真值没有影响,其作用是引出预设的部分。也就是说,在下面的句子中,陈述部分是“张三看了一场电影”,而预设部分是“除了张三以外,还有其他人看了电影”。

      (2)张三也看了一场电影。

      在这个句子中,添加算子“也”的作用域就是主语“张三”,引出的成分就是“张三”的选项集①。因此,对添加算子的作用域成分的解读,受到添加算子与话语中选项的关系的影响(Knig1991;Rooth 1992)。

      和其他语言一样,汉语表示添加的算子除了“也”(TOO/ALSO)之外,另外还有两类:“还”(STILL)和“又”(AGAIN)。本文将对汉语中的这三类添加算子进行考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