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中的正反问句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小东(1974-),四川资中人,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史、语言文字应用;熊安慧(1977-),女,江西南昌人,云南财经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文字应用(云南 昆明 650221)。

原文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彝语正反问句有着丰富的形式,可以采用直接重叠、肯定否定重叠、肯定否定重叠中间加语气词三种形式,可以重叠主要成分、也可以重叠附加成分,对双音节词进行重叠时既可以重叠前一音节,也可以重叠后一音节。与汉语正反问句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较多的民族语言特色,虽然自身有方言的差别。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0 期

字号: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一般将现代彝语划分为北部(主要分布在四川,其次分布在云南)、东部(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其次分布在四川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西部(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东南部(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部)、中部(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六个方言分支。

      彝语的句类中有正反问句,并且其格式还很有特色。所谓的正反问句,是疑问句中的一种,谓语部分多用肯定否定相叠方式提问,把肯定的词语(正)与否定的词语(反)摆在一起进行发问,让回答者作出选择性回答,或是正的(肯定的)一面,或是反的(否定的)一面。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研究,期望能对彝语正反问句的使用作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彝语正反问句的整体特征

      1.彝语正反问句的重叠形式主要有三种:

      1)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动词或形容词)或中心词后面的助词、连带成分、复合成分直接重叠,如:

      

      在重叠时有时后边还要带上语气词,以加强疑问语气,如:

      

      2)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动词或形容词)或中心词后面的助词、连带成分、复合成分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如:

      

      3)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动词或形容词)或中心词后面的助词、连带成分、复合成分肯定、否定相叠时肯定、否定式之间加语气助词(有时兼连词),添加之后,语气比较温和一些,如:

      

      2.彝语正反问句中,当谓语部分有几个成分时,重叠的成分可以是下列几种:

      1)重叠主要动词,不重叠能愿动词、中心词后面的助词、连带成分、复合成分等,如:

      

      2)重叠除中心词外的成分,如能愿动词、中心词后面的助词、连带成分、复合成分等,如:

      

      3)在句法结构的组合顺序中,重叠成分一般在后,如:东部方言威宁地区,当谓语部分出现两个动词时,说话人强调哪个动作便强调哪个动词,但被强调的动词必须置于另一动词之后,如:

      

      3.彝语正反问句中,当重叠成分是双音节AB时,重叠通常有三种方式:

      1)AAB式,如:

      

      二、彝语正反问句的方言差异

      1.重叠形式的比较

      (1)直接重叠。能使用重叠形式构成正反问句的地域较广,除西部方言以外,都能用谓语部分的中心词或中心词后面的助词、连带成分、复合成分重叠构成正反问句。

      北部方言、南部方言(如峨山、新平、邱北地区)、东南部方言(如弥勒土语)可以直接使用重叠形式。

      

      中部方言差异较大,姚安地区可以直接使用重叠形式,而大姚则不能使用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

      

      (2)肯定否定重叠。东南部方言(如宜良、弥勒地区)可以直接使用肯定否定重叠形式构成正反问句;西部方言也可以使用,但不是最常用的格式,最常用的格式是中间加语气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