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谈到谐声字或形声字观念,学者不约而同要想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关于“六书”的说解,且多承许氏之说,再上溯其源到《周礼·地官·保氏》中所提到的:“(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五曰六书”。如从此说,则“六书”说当从战国以迄东汉相沿已久。然其间历时相隔数百载,除许叔重之外竟无提及“六书”者,着实不能不令人生疑。这一疑问吕思勉(2009:108—109)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在《字例略说·论六书》中提到并详论。吕思勉(2009:109、111)认为,六书之说“当出于西汉之世”,“《周官》六书,殆亦萧何六体之类。两汉之间,指事、象形之说既出,郑司农乃以之释《周官》,实属谬误。而许君沿之,而班《志》则又后人据许、郑一类之说窜入者也。”本文赞同吕先生的观点,认为“六书”说出于西汉,东汉学者才开始有明确的表述,代表性的观点即班固、郑众、许慎三家。既然“六书”说为当时的观点,各家存在分歧是很自然的事了。许慎“六书”说,自有详述;班固“六书”说,无从可考;郑众“六书”观则有后郑郑玄注释中相承甚多,可据以考察。本文就是立足郑玄的注释,来考察郑玄“六书”观之一——“谐声”观,亦可窥知先郑郑众的“谐声”观。 谐声字中的“谐声”,首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六书”郑玄所引郑众注中,《周礼·地官·保氏》:“(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五曰六书”注:“郑司农云:‘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一般认为即相当于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象声”和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所称的“形声”。郑玄未用班固“象声”和许慎“形声”之名,而只引郑众之说,可见郑玄是同意郑众的观点的。谐声与形声,虽一字之差,却有其优点,清人黄承吉在《梦陔堂文集》卷二《字义起于右旁之声说》中就曾称,“以形、声二字对待,则是左自然为形,而右自为声,而并无相谐相象、两相关合之义”,而称为谐声方始恰当,“谐声者,谐其声也,正谓以义与声相和相适,而知所加偏旁又与此声义相和相适,是以谓之谐”,“故必当正形声之名,如《周礼注》《汉书》之所谓谐声、象声者,而因声起义之说乃明。”(马文熙、张归璧1996:48)黄氏之说也可为郑玄观点的注脚。由此也可推断,郑玄不用许慎“形声”之名是有其用意的,并非只是名称上不同而已,在名称所指内涵上也有所考虑。目前关于这方面研究仅见胡从曾(1989)一文(参见潘斌2007),且未关注郑玄的汉字构形分析用例。为了更深入全面了解郑玄的谐声字观念,我们穷尽考察了郑玄对谐声字的分析材料,这些材料主要集中在“三礼注”中。 2 郑玄分析谐声字的全部材料14条 2.1 郑玄《周礼注》中对谐声字的分析 (1)《周礼·天官冢宰·外府》:“共其财用之币齎”注:“齎,行道之财用也。《聘礼》曰:‘问几月之齎。’郑司农云:‘齎或为資,今礼家定齎作資。’玄谓齎、資同耳,其字以齊次为声,从貝变易,古字亦多或。”(阮元1997:679) 按,这里,郑玄明确分析了齎、資二字皆为谐声字,声符分别是齊、次,义符都是貝。《说文·貝部》:“齎,持遗也。从貝齊声。”“資,貨也。从貝次声。” (2)《周礼·地官司徒·封人》:“置其絼”注:“郑司农云:‘福衡,所以福持牛也。絼,着牛鼻绳,所以牵牛者,今时谓之雉,与古者名同。皆谓夕牲时也。玄谓,……絼字当以豸为声。”(阮元1997:720) 按,郑玄分析“絼”字为谐声字,形符为“糸”,声符为“豸”。《玉篇·糸部》:“絼,同紖。”陆德明《经典释文》:“絼,本又作紖。”《说文》中无“絼”字。《说文·糸部》:“紖,牛系也。从糸引声。读若矤。” (3)《周礼·地官司徒·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純帛”注:“純,实緇字也,古緇以才为声。纳币用緇,妇人阴也。凡于娶礼,必用其类。”(阮元1997:733) 按,郑玄分析了“緇”的古文字形“
”为谐声字。《释文》:“純,则其反,依字从糸才。”才、屯二字小篆分别作
,可致形近而讹。《说文·糸部》:“緇,帛黑色。从糸甾声。” (4)《周礼·秋官司寇·叙官》:“庶氏”注:“庶读如药煑之煑,驱除毒蛊之言。书不作蛊者,字从声。”(阮元1997:868) 按,郑玄此条,虽言“字从声”,但未言“从某声”,从注中推知,当是从接近“煮”之声,表示类似的含义。若郑氏知道“庶”是谐声字,则当言“从某声”,当如于省吾先生所说,郑玄尚不知“庶”是从火石、石亦声的谐声字(详下)。 贾公彦疏曰:“在此者,案其职云‘掌除毒蛊’,是除惡之事,故在此也。注云‘庶读如药煑之煑’者,俗读,意取以药煑去病,去毒蛊亦如是。云‘书不作蛊者,字从声’者,除蛊者,‘庶’是‘去’之意,故为‘庶’不为‘蛊’也,是其取声。”孙诒让《周礼正义》引段玉裁的观点云:“读如煑,拟其音耳。云‘驱除毒蛊之言’者,以‘蛊’与‘庶’同音为训,必先云‘读如煑’,而后‘庶’与‘蛊’同音也。‘蛊’今音读如‘古’,古音读如‘居’上声,是以与‘煑’略同。庶氏既掌除毒蛊,则其官曰蛊氏可矣,而书不作‘蛊’字者,‘庶’与‘蛊’音同,是以作‘庶氏’。云‘字从声’者,谓古人用字,但取其同声者,六书之假借如是也。”